<li id="n42h8"></li>
    <wbr id="n42h8"><legend id="n42h8"></legend></wbr>
  • <nav id="n42h8"></nav>
  • 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

    發表時間:2025-02-13

    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推薦6篇)。

    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 篇1

    一、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二、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p>

    三、 乘車禮儀

    1、上學放學自覺排隊候車,注意維持候車地點的整潔,有秩序地上下車。

    2、在校車內不吃東西,文明乘車,自覺保持車廂潔凈。

    3、乘坐校車不搶座位,主動給小同學和有困難的同學讓座。乘坐公共汽車、船應主動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

    4、在車上不做危險動作,注意乘車安全。

    四、社會禮儀

    1、要他人幫忙,說聲“請您”或“麻煩您”,得到別人幫忙后,說聲“謝謝”。

    2、不小心影響別人休息或工作時,說聲“對不起”、“請原諒”;別人不小心影響了你,并誠懇地向你道歉時,應寬容地說“沒關系”。

    3、與人交談,態度要真誠,說話要和氣。聽取他人發言或說話時,要正視對方,不能漫不經心,不能隨便插話。

    4、在公眾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能挖耳、摳鼻、剃牙、剪指甲等。

    5、遵守交通法規,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6、遵守公共秩序,應排隊購票購物,對工作人員有禮貌。

    7、愛護公共設施、文物古跡,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8、慰問病人時,要說:“您好好休養?!辈衔繂柶坊蝓r花。

    五、購物禮儀

    (1)進超市購物,要按規定存包。

    (2)購物時,若對已選購的商品感到不滿意,應主動將其放回原貨架區,不能隨意放置。貴重商品應輕拿輕放。

    (3)超市內的商品不能隨意品嘗、試用。

    (4)付賬時要自覺排隊。

    (5)對售貨員的熱情服務要表示感謝。

    (6)所有商品都要付賬,不“順手牽羊”,占小便宜。

    六、 賽場禮儀

    (1)文明觀看。有秩序地進場和退場,比賽精彩處要熱烈鼓掌,不喝倒彩,不向賽場內投擲物品,離場時主動清理自己使用過的物品,不亂扔垃圾。

    (2)文明參賽。遵守比賽規則,不弄虛作假,騙取榮譽。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認為裁判有問題,要按照程序向有關人員提出。

    (3)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

    七、 網絡禮儀

    (1)認真學習網上知識,不瀏覽不良網站和信息。

    (2)與網友進行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4)上網時間要控制,不沉溺虛擬時空。

    (5)不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

    八、 假日旅游禮儀

    (1)文明行路。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聽從交通民警和交通信號指揮。要走人行道,不跨越交通隔離護欄,不搶行機動車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在行人擁擠的路段,不追跑打鬧,橫沖直撞。

    (2)文明乘坐。主動配合乘務人員維護公共秩序,要按順序、慢步輕聲地登車、登機或上船,扶老攜幼,不搶占座位,不大聲喧嘩。

    (3)文明觀光。在旅游景區,要講究社會公德,不亂丟垃圾,要舉止文明,要使用禮貌語言,要愛護公物,特別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不亂刻亂畫。

    (4)文明住宿。

    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 篇2

    1、基本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2、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3、餐桌禮儀

    A、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出響聲。

    (4)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

    (5)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6)先吃完飯要說“大家慢慢吃”。

    B、在學校:

    (1)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4、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有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后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象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5、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儀表整,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6、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7、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p>

    8、尊師禮儀

    (1)見老師主動問好,分別時說“再見”。

    (2)進出校及上下樓梯給老師讓行。

    (3)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后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后要道謝,說“再見”后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教師電腦。

    (4)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

    (5)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

    (6)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7)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8)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

    (9)在校道上遇見老師主動停下,微微鞠躬問好。遇見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們好”;排隊在行進中遇見老師,由領隊帶領全體同學問“老師好”。

    (10)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并主動給老師讓坐。

    (11)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后再找老師。

    (12)老師進入學生宿舍,學生主動站起問好讓坐;老師離開時起身送出。

    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 篇3

    1、課堂禮儀:

    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

    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后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

    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

    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

    穿著的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

    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間禮儀:

    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于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集會禮儀:

    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于參加者人數眾多,又是正規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莊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

    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

    7、 升旗禮儀

    (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禮。

    (3)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4)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 篇4

    一、學校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5分鐘前要作好課前準備,書籍、文具等擺放在課桌前角上。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后進入教室,應先喊報告,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上課要專心聽講,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應當使用普通話。課堂上應獨立完成作業,不隨便離位走動,不吃東西。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方可離開。

    2、尊師禮儀:見到老師要主動打招呼,向老師問聲好(老師好);放學時,向老師說聲再見;與老師交談應面對老師,神情專注,認真聽老師講話,離開時有禮貌地向老師道別(謝謝老師或再見)。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辦公室講話聲音要適度,不要影響到其他老師辦公;離開老師辦公室的時候,也應先向老師詢問:“我可以走了嗎?”經老師同意后,方可離開,關門要輕;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3、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問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會使用文明語言(××同學,請幫幫忙),會問候(××同學好,××同學早),會招手,會微笑,會鼓掌,會道歉(對不起,請原諒),會右行禮讓,互相幫助,不說臟話,不打架,不取給同學起外號。在有求于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不小心碰到別人后,要及時主動承認錯誤,說話語氣要友好;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

    4、會議禮儀:集合時要分班整隊入場,動作要快、靜、齊,并按指定位置入坐(站),坐(站)姿要合要求,不講話,不走動,不吃東西,不搞小動作,不起哄,不給會場留下一星半點的雜物,離開會場時有秩序,遵守會場紀律。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莊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5、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發現違紀學生,要禮貌地勸說、教育,及時給予制止。如“請您不要隨地亂扔紙屑。請您拾起來,放進垃圾箱內。”

    6、 升旗禮儀

    (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禮。

    (3)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4)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同學們,擁有良好的禮儀習慣,能使我們和同學之間的相處更融洽,能使我們受到更多同學和老師的喜愛,你的學校的生活會變得更加地愉快。所以,同學們,為成為一名懂禮貌的小學生而努力吧!zR120.Com

    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 篇5

    一、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標準稱呼。

    2、對兄、弟、姐、妹不要連姓帶名稱呼。

    二、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時間和場合使用不同的問候語。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4、過節時:祝爸爸(媽媽)節日愉快。

    5、外出時: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

    6、歸來時:爸爸(媽媽)回來啦。

    三、就餐禮儀

    1、吃飯前,要幫父母、長輩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飯時,讓長輩先入座。要等父母長輩先開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飯。

    3、吃飯時,不狼吞虎咽,不無故講話,不隨意走動,菜渣殘骨不要亂扔。不要對著餐桌咳嗽打噴嚏。

    4、若長輩給自己添飯夾菜,要說謝謝小學生禮儀常識大全小學生禮儀常識大全。若比父母、長輩先吃完飯,要請父母、長輩“慢吃”。

    5、吃飯后,要幫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四、穿著禮儀

    1、儀表整潔大方,著裝樸素得體,不穿奇裝異服。

    2、女同學提倡理短發,不燙發;男同學理發理學生頭,不留長發,不理分頭。

    3、不化妝,不佩戴飾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進學校。

    4.按學校規定穿校服。

    五、尊師禮儀

    1、見到師長,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回家說再見。

    2、進出校門、上下樓梯時遇見老師,應讓老師先行。

    3、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后方可進入,離開時應向老師說“再見”。

    4、發現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地指出。

    5、課堂上發言要先舉手,回答問題要起立。

    六、同學交往禮儀

    1、同學交往要學會使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別客氣、再見”等禮貌用語。

    2、同學間相見要互相問候、招呼或點頭。

    3、與同學說話語調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4、向同學請教問題,問前要用謙語,問后要道謝。

    5、不給同學取綽號,要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和身有殘疾的同學。

    七、升旗禮儀

    1、升旗時,要身穿校服,儀態莊重,脫帽肅立,行隊禮。

    2、唱國歌時要嚴肅、準確,聲音要洪亮。

    3、認真聽國旗下的講話。

    八、活動禮儀

    1、參加集體活動要準時,遵守秩序,不隨意走動,不隨便說話。

    2、在大會上發言時,要先向師長、同學或聽眾致禮,發言結束時要道謝小學生禮儀常識大全駕校培訓。

    3、觀看演出要提前入場,觀看時聚精會神,要適時、適度鼓掌,不起哄,不喝倒彩。主持人宣布演出或比賽結束后,有秩序地退場

    4、活動中不吃零食,不在場內留下雜物。野外活動要集體收拾處理垃圾,保護好環境衛生。

    九、接待禮儀

    1、有親戚、朋友、老師、同學來訪,要熱情接待,主動招呼,接提親人或朋友手中的物品等。

    2、對來客要主動讓座、端茶送水,接遞物品要用雙手。

    3、客人走時要起身道別,要送到門口。

    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 篇6

    首先,打電話禮儀

    1.時間選擇:和私人電話選擇有效時間,晚上10點以后,早上7點之前不要打電話,吃飯時不要打電話,請不要打電話給假期。

    2.空間選擇:私人電話較好在家里玩,在單位工作電話。不要使用單位電話談私事,不要在公共場所打電話。

    3.快樂的心情: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好心情,所以即使對方看不到你,也會以愉快的語氣感染你,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因為面部表情會影響聲音的變化,所以即使在手機上,我也要看看我的心態來處理它。

    你打電話的時候一定不要抽煙,喝茶或吃零食。即使是懶惰的姿勢也可以被另一方聽到。如果你在彎腰時躺在椅子上,另一方的聲音是懶惰和懶散的。如果你坐直,聲音會很甜,充滿活力。因此,當你打電話時,即使你看不到對方,你應該把自己看作是在前面,并盡可能地注意你的姿勢。

    4.通話時長:不宜短。長話短說,胡說八道。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并在開始時介紹自己。

    為了您方便瀏覽更多的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網內容,請訪問小學生儀表禮儀常識
    国产亚洲精品俞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