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n42h8"></li>
    <wbr id="n42h8"><legend id="n42h8"></legend></wbr>
  • <nav id="n42h8"></nav>
  • 美術環保教案

    發表時間:2025-04-12

    美術環保教案(收藏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環保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環保教案 篇1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學習個人信息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驟,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信息卡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制作外形獨特,工藝精美的信息卡。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指導個人信息卡包括哪些內容嗎?(姓名、性別、屬相、電話、地址等)

    2、你們所知道的個人信息卡有什么作用和意義?

    教師小結:個人信息卡能在短時間內讓別人了解自己,同時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它還具有紀念意義。

    3、板書課題。

    二、新授

    1、確定卡的外形:除了圓形、方形、扇形等幾何形之外,還可以設計其它的形狀。

    投影顯示信息卡的外形,請學生根據外形說出他們是由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實物簡化而來的。教師講解示范,在設計外形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

    能體現自己的個性與眾不同。

    2、設計定位

    選擇好文字內容,用鉛筆在已設計好的'外形上確定好文字的大小位置。文字要醒目,有大小區別,但不可顯凌亂。

    3、繪制圖案,寫出文字內容。

    用彩色筆給圖案上色,并寫出文字內容,注意色彩搭配要有深淺變化,畫面干凈整潔。

    4、裝飾美化完成

    對畫面進行整體的調整,可利用剪貼的方法來彌補畫面的不足,力求精美。

    欣賞范作,學生講自己的設計意圖。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講評,全課總結。

    美術環保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表現自己對地球家園的認識和熱愛,激發幼兒保護地球環境的情感。

    2、在掌握有關地球表面的知識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地球的面貌。

    3、合理地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進行渲染,注意顏色搭配協調、飽滿。

    4、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有關地球表面知識的'基礎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地球的面貌。

    難點:合理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顏色搭配協調、飽滿。

    活動準備:

    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幼兒欣賞冊》、彩色卡紙、油畫棒、黑色水彩筆、教師范畫《我們的地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提問:我們住在那個星球上呀?(地球)

    2、感受地球的形狀和不同地域的環境特點。

    播放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引導幼兒欣賞在太空中的和鳥瞰下的地球,地球上的各種各樣美麗的生物以及人類現代生活的環境等。(提問:地球上都有些什么?不同地方有什么特點?)

    3、啟發幼兒發現地球的顏色與不同地域的關系。

    4、引導幼兒欣賞教學欣賞VCD中的作品《韋雷德里克斯的牧場》感受作品中不規則的分割線和豐富的色彩。(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畫面中的線條有怎樣的特點?為什么畫家要用這些顏色?這些色塊代表著什么?豐富的色彩給你怎樣的感受?)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范畫《我們的地球》,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感受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表現方式,引導幼兒說說小畫家是怎樣表現地球的。(提問:畫中用了哪些顏色?地球的上下兩部分用了什么顏色?這樣的顏色代表什么含義?)

    2、引導幼兒運用對比欣賞的方式感受不同幼兒作品的表現內容和方式,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教師出示彩色卡紙,啟發幼兒思考,你想表現一個怎樣的地球,為什么?

    4、引導幼兒在畫紙中先畫一個大小適當的圓形表現地球,在添畫表現地球的面貌。

    5、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圍繞地球的外形運用黑色水彩筆添畫出相關的事物。

    6、啟發幼兒用和諧的顏色表現主體地球和背景。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互相評價,說說同伴畫的地球上最美的地方是哪里?

    美術環保教案 篇3

    目標:

    1、引導幼兒用畫表現自己在節日中看到的、接觸到的或感受最深的事和物

    2、引導幼兒合理地布置畫面,初步學習處理遠近的關系和畫法

    3、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能力

    準備:教師范例、幼兒繪畫用品

    流程:導入活動——交代任務、幼兒作畫——相互講評

    重難點:合理布置畫面,處理好遠近的關系

    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這幾天國慶節過得真快樂,今天老師請小朋友把快樂的國慶節中經歷的事情畫在紙上,讓大家知道你是怎么過節的.

    2、和好朋友講講你在節日里做了些什么事(參加什么活動?看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交代任務、幼兒作畫

    1、把自己的事畫出來,畫得時候要注意畫面內容的安排,近處的東西畫大點,畫在下面;遠處的東西畫小點,畫在紙的上邊

    2、教師示范,幼兒觀察

    3、幼兒安靜作畫,教師指導

    4、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處理遠近關系

    三、相互講評

    1、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請幼兒自我評價或相互評價。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開展還是比較順利的,目標達成度還可以,主要基于幼兒已有的認知經驗比較豐富,像升國旗、慶國慶的活動方式,幼兒能夠有深刻的認知。其次,幼兒對祖國的生日這個概念熟悉又好奇,到底什么是祖國的生日呢?他為什么會有生日呢?連帶引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樣的原因。這為接下來幼兒記住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十月一日

    美術環保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連續紋樣表現的人物。

    2.通過“手拉手”的形式,關注世界和平事業和綠色事業。

    活動準備:

    1.剪刀、長方形彩色紙、正方形彩紙、雙面膠、投影。

    2.幼兒有一定的剪紙經驗。

    3.會演唱《手拉手,地球村》、電腦、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演唱歌曲的形式走入活動室,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我們之前學的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嗎?那讓我們手拉著手,一起來邊唱邊走到座位上吧!

    觀察、比較、探索連續紋樣的折疊方法與剪法。

    1.教師出示單獨紋樣,引發幼兒觀察、思考。

    師:你們唱得真好聽,有幾個小朋友來了,她們也想加入我們的活動,你們看!(出示單獨紋樣的剪紙貼在黑板上)他們看到我們班的小朋友剛才是手拉著手唱歌的,很是羨慕呢!怎么辦呢?(把他們的手連起來)

    2.教師出示兩個連續紋樣,請幼兒觀察、比較連續紋樣和單獨紋樣的不同。

    師:我請來了幾個手拉手的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手拉手的小朋友是通過哪里連在一起的?(手、腳)如果要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折疊彩紙的方法和原來的折疊方法有什么不同?(比原來的紙要長、要大)

    3.教師在投影下示范操作,幼兒仔細觀察。

    師:在折疊彩紙的時候,要對著兩次;原來折紙是長邊對折,折疊手拉手的小女孩時則是短邊對折;剪“手”時一直剪到紙的邊緣,“手”處的邊緣先不剪斷。

    二、幼兒自己嘗試自己動手操作練習,教師在旁指導。

    1.幼兒自由選擇彩紙的長度,進行剪兩個連續紋樣。

    2.提出新要求,幼兒再次嘗試剪四個連續紋樣。

    師:那如果是做四個手拉手的小女孩呢?在折疊的.時候需要對折幾次?(三次)同樣的,剪“手”時一直剪到紙的邊緣,“手”處的邊緣先不剪斷。

    根據幼兒剪出來的效果,教師進行評價。再次體驗“手拉手,共住地球村”主題,引發幼兒關注和平事業和綠色事業。 師:讓我們將剪好的手拉手的小朋友裝飾到老師的這個“地球村”上吧,讓我們永遠相親相愛、和平共處下去。(播放《相親相愛一家人》的音樂)

    美術環保教案 篇5

    知識要素:

    了解三原色的組合,感受間色

    技能要求:

    學生調色、配色技能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感受三原色,發現自己表現色彩的才能

    實踐與創造:借助豐富的想象,創作自己喜歡的畫面

    欣賞與評議:從各方面去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學重點

    三原色的搭配

    教學難點

    畫面的構思與水分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1.展示大師作品,并介紹大師生平和作品特點。

    2.欣賞、討論,交流對大師作品的感受。

    3.分析作品所呈現的節奏感。

    二.實踐與制作

    1.教師示范水粉畫的技能技巧。

    2.學生臨摹書本范畫。

    3.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糾正。

    三.交流與再創作

    1.允許學生按大師的用色方法進行再創作。

    2.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以啟發他人。

    3.給畫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學生繼續畫紙,以便再創作。

    4.教師幫助能力相對欠缺的學生完成作業。

    四.欣賞與問題

    1.因作業顏色未干,面積展示時,用電吹風吹干。

    2.欣賞、評論同學畫的創意和優點。

    3.問題:因水分的原因,三原色之間的互相銜接會產生什么結果?

    美術環保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對利用廢舊材料小制作感興趣?能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購物袋,并加以簡單的裝飾。

    2 .能在創造過程中感知變廢為寶。

    3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

    能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購物袋,對利用廢舊材料的小制作感興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對購物袋有初步的了解物質準備:各種購物袋;小超市場景;多種廣告紙、掛歷紙、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的娃娃家超市開張了,我們進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東西嗎? (幼兒逛超市以后入座)"

    1.你在超市買了東西裝在什么地方帶回來?

    2.你見過什么形狀的購物袋?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們想設計一個怎么樣的購物袋? (幼兒自由討論)

    二、觀察環保購物袋,講解制作方法出示購物袋,讓幼兒觀察并討論制作購物袋的好方法。

    1."我有一個購物袋,你們看看,要裝東西袋子應該有一個什么?"

    2.其他三面應該怎么樣?

    3.粘好了要裝上什么東西才可以拎?

    三、幼兒制作購物袋

    1.鼓勵幼兒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指做各種有趣的環保購物袋,并進行簡單的裝飾。

    2.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重點部分。

    3.啟發幼兒制作與別人不同的拎環。

    四、觀賞展評

    1.找找誰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著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選購自己喜歡的物品,裝在袋子里。

    活動延伸:

    在美工角中放置活動剩余的材料,讓有興趣的幼兒繼續制作。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幼兒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顒又校變憾际前醋约旱囊庠高M活動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討論袋子的做法,獨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購物??傊?,幼兒對本次活動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情緒一直非常飽滿。

    美術環保教案 篇7

    萬綠叢中一點紅

    領域: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色彩的對比并進行涂色練習,引導學生能利用對比色來裝點自己的生活。

    教學重點:

    認識色彩的對比。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對比色。

    教學用具:

    教師:課件。

    學生: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報紙,抹布。

    教學思路:

    本課首先通過欣賞,使學生感受到對比色的強烈,在觀察色輪表發現哪些顏色是對比色,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補色的關系,最后通過實踐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欣賞:

    (1)出示課題——“萬綠叢中一點紅”。

    (2)比較:相同的主體,不一樣的背景,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2、發現:

    (1)當一種顏色出現在另一種顏色上,人們在視覺上便會比較兩種顏色.當兩種顏色相差得遠時,就會特顯出另一種顏色.這就是對比了.

    (2)觀察色輪,發現三原色中任何兩色相混所得的間色與另一原色互為對比色,即互為補色關系。

    (3)在色相環上,直線相對的兩種顏色配合,會產生強烈的對比。如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都稱為對比色。

    (4)引導學生欣賞課例,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到強烈對比使畫面響亮,生氣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襯托出主體。

    3、學生在色環上尋找盡可能多的對比色并嘗試用水粉色表現出來。比一比那一組同學畫出來的對比色最多。

    第二課時

    1、欣賞作品;

    繪畫(高更、凡高、盧梭等)、雕塑、家居、服飾等諸多方面對比色的應用。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

    2、了解招貼畫

    欣賞德國和俄國的對比色招貼畫。

    學生分組討論:

    什么是招貼畫?

    它們有什么特點?

    了解元素:標題、主題圖、標注語

    3、實踐:

    (1)以剪貼為主,用對比色組織一幅招貼畫。

    (2)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4、學生的作品展評:結合招貼畫的特點根據本節課的要點開展點評。

    施教時間:9月11-15號

    課后記

    學生通過觀察色輪表明白了對比色,從作業反饋看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對比色的知識,但還有個別同學在具體的實踐中沒有很好地運用色彩對比,把幾種對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沒能很好地表現出對比的強烈。

    文章來源:http://www.020vk.com/zhufuyudaquan/142484.html
    国产亚洲精品俞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