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古詩
發表時間:2025-05-12立秋古詩(實用15篇)。
立秋古詩 篇1
《中山立秋》
宋代:宋祁
峰云曉影破孱顏,萬里風生結早寒。
人在兜零煙外走,歲從鶗鴂口中殘。
槽花并滴添新酎,笥月兼輪掩故紈。
白發光陰誠可惜,五年搔首望長安。
立秋古詩 篇2
《山中立秋日偶書》
明朝·王守仁
風吹蟬聲亂,林臥驚新秋。
山池靜澄碧,暑氣亦已收。
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瓊樓。
袒裼坐溪石,對之心悠悠。
倏忽無定態,變化不可求。
浩然發長嘯,忽起雙白鷗。
立秋古詩 篇3
《立秋》
宋代:釋道璨
碧樹蕭蕭涼氣回,一年懷抱此時開。
槿花籬下占秋事,早有牽牛上竹來。
立秋古詩 篇4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
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
明日對秋風。
立秋古詩 篇5
《宣府逢立秋》
清·計東
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
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
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立秋古詩 篇6
《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朝·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飚起,閑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
所思渺千里,云外長洲城。
立秋古詩 篇7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立秋古詩 篇8
《立秋》
清代:乾隆
通閏立秋早,況在深山中。
蟲鳴莎底急,風來樹上雄。
益覺秋信佳,曠覽極長空。
白帝有神權,素宇無纖蒙。
匪惟契靜懷,更用占祥農。
立秋古詩 篇9
《立秋日與陸華原于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唐)武元衡
風入昭陽池館秋,片云孤鶴兩難留。
明朝獨向青山郭,唯有蟬聲催白頭。
立秋古詩 篇10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納蘭性德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
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炎涼。
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
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
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
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
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螀。
立秋古詩 篇11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
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
木葉動秋聲。
立秋古詩 篇12
《秋日后》
唐·王建
住處近山常足雨,聞晴曝舊芳茵。立秋日后無多熱,漸覺生衣不著身。
《秋思》
唐·白居易
病眠夜少夢,閑立秋多思。寂寞馀雨晴,蕭條早寒至。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立秋喜雨》
宋·衛宗武
天心本至仁,生意豈有息?;洀臅奈?,甘霔絕點滴。涼風自西來,時送中夜濕。田腹泯龜文,屋角掛龍骨。我稷與我黍,實穎而實栗。屢豐固難望,一飽或可必。豈惟曾孫庾,如坻亦如櫛。滯穗不斂穧,可續窮民食。但虞耗鼠雀,尤恐資螟螣。愿減漢民租,少裕東南力。
《立秋日呈夢錫》
宋·孔平仲
今日才立秋,涼風已蕭瑟。我不感時節,念子行有日。憶初同赴官,相后惟一月。子先脫然去,我獨不得發。江邊舍未還,汴上生計足。古之仕為榮,今則富者福。子隨鴻鵠高,我戀升斗食。豈徒別離悲,更有長太息。
《立秋日書懷》
宋·王疇
一歲中分氣序平,夫何猶有感秋情。已饒健鶻凌空翮,肯作寒蜩抱樹聲。桐葉漸愁經雨墜,桂枝還喜得風生。夜涼頻愜山居興,天澹銀河徹曉清。
《立秋夕作》
元·何中
但覺焦原苦,何當沛澤流。夕風微報響,古木暗藏秋。未事冥難測,閒心遠作愁。亂山高下碧,煙靄澹浮浮。
《七月旦立秋風雨夜寒》
元·張翥
練裯不解暖,已索絮衾眠。老疾日漸退,馀生天所憐。蝎行窗紙響,蛾撲燭花偏。喜見沽頭報,江南有到船。
立秋古詩 篇13
《立秋后題》
唐·杜甫
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
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
平生獨往愿,惆悵年半百。
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立秋古詩 篇14
《和王卿立秋即事》
唐·司空曙
秋宜何處看,試問白云官。暗入蟬鳴樹,微侵蝶繞蘭。
向風涼稍動,近日暑猶殘。九陌浮埃減,千峰爽氣攢。
換衣防竹暮,沈果訝泉寒。宮響傳花杵,天清出露盤。
高禽當側弁,游鮪對憑欄。一奏招商曲,空令繼唱難。
立秋古詩 篇15
《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問月亭》
宋代:楊萬里
雨后林中別樣涼,意行幽徑不知長。
風蟬幸自無星事,強為閑人報夕陽。
- 需要更多的立秋古詩網內容,請訪問至:立秋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