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集合4篇)。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 篇1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北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注釋】:
①又名《百字令》。雙調,一百字,仄韻,多用入聲。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縣,蘇軾所游為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
③千堆雪:流花千疊?!皝y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又作“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
④周瑜二十四歲為東吳中郎將,人稱周郎。小喬為喬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為赤壁之戰十年前事。
⑤“笑應我多情早生華發”的倒裝。
⑥酹:以酒灑地,用以敬月。
【譯文】:
長江向東流去,波浪滾滾,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隨著長江水)逝去。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候周瑜(作戰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擊著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麗的圖畫,那個時代匯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小喬剛嫁給他,他正年經有為,威武的儀表,英姿奮發。(他)手握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此時此刻),(我)懷想三國舊事,憑吊古人,應該笑我自己多情善感,頭發早早地都變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場夢一樣,我還是倒一杯酒來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賞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句寫長江給人以雄奇壯麗之感,“大江東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興。日夜江聲,滾滾滔滔,使人感到歷史的流逝,對往昔英雄人物無限懷念。
這句是作者觸景生情,面對滾滾波濤,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這兩句既寫江景,又點明懷古,從大處落筆,寫得氣勢磅礴,感情飽滿?!袄颂员M”三字,把作者憑吊古戰場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達出來。這樣開頭也為下面描繪赤壁和緬懷周瑜做了環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達到點明題意之目的,其根本則在于通過對赤壁地理位置和歷史人物周瑜的述說,引出對三國戰事的回憶,而自然聯想到赤壁之戰宏偉的戰斗場面。“故壘西邊”兩句,指明懷古的特定時代、人物和地點,引入對古戰場的憑吊。作者這樣寫,是通過聯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讀者引到這段歷史的回顧中去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從中不難想象出當時戰斗的激烈和周瑜統領水軍英勇善戰的戰斗風姿。山勢險峻、參差錯落的山巖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洶涌澎湃,猛烈地沖擊著巖石。這是何等的雄奇景觀!這里只用十三個字,便從形、聲、色幾方面生動地勾畫出這個古戰場的壯麗雄奇的圖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江山的感情,同時也為下面歌頌周瑜做了鋪墊和蓄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作者從神游中又回到現實。英雄人物已經隨著長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畫的江山和無所建樹的“我”。
此兩句,一承上,一啟下,由描景過渡到寫人,十分自然?!耙粫r多少豪杰”是虛寫,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也為下闋寫周瑜作了鋪墊。
上闋即景抒懷,通過描寫古戰場,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他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這一段具體描寫千古風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沒有直接寫周瑜的胯下馬、掌中槍,而是武官文寫:周瑜年輕英俊、氣概俊偉、雍容嫻雅、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這充分顯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揮才干和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作者著力寫周瑜其目的全在于憑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難酬的郁悶愁苦的情懷。周瑜年輕有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業無成卻又遭貶。如此之磨難自然會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來自我排遣了。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此句表達了作者極其矛盾和苦悶的心情。面對大好河山,緬懷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孫權信賴,年輕時便建功立業,而自己雖有抱負,但有志難伸,毫無作為,相比之下,無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奮發轉入消極苦悶。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結尾句,一方面表現出作者消極悲觀的情緒,這是作者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會里一旦人們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卻常常用達觀來解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時也應看到另一面,那就是還不失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
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 篇2
姐姐今年十八歲了。一張白析的瓜子臉上長著一頭烏黑的秀發;高高的鼻梁上戴著一付深度眼鏡;紅紅的櫻桃小嘴總是若人喜愛。
她平時學習十分刻苦。
今年暑假里的一天中午,天氣非常的悶熱,我到姐姐家里玩。走進她的書房,我發現她正在做作業。她一邊查資料,一邊在本子上寫個不停。她告訴我明年要高考了,她要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
后來爸爸跟我說,無論是嚴冬,還是酷暑,姐姐在學習從不放松。 她不僅學習好,而且平時還樂于助人。
姐姐家的旁邊住著一位年邁的大娘,她行動不便,姐姐一有空就到家。又是掃地,又是擦窗。有一次我跟她一塊幫大娘打掃房間,我們累得滿頭大漢。姐姐對我說,一個人只有多幫助別人,那么你有困難的時候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我愛我的姐姐,我一定向她好好學習,不辜負她對我的期望。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 篇3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一作:強虜)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間;尊通:樽)
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赤壁。
陡峭石壁直聳云天,如雷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明月。
注釋
⑴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⑵大江:指長江。
⑶淘:沖洗,沖刷。
⑷風流人物:指杰出歷史名人。
⑸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營壘。
⑹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⑻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⑼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眴?,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
⑽雄姿英發(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緁AnweN.hAO86.Com 好工具范文網】
⑾羽扇綸(guān)巾:古代儒將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扇子。綸巾,青絲制成頭巾。
⑿檣櫓(qiánglǔ):這里代指曹操水軍戰船。檣,掛帆桅桿。櫓,一種搖船槳?!皺{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宋集珍本叢刊》之《東坡樂府》,元延祐刻本,作“強虜”。延祐本原藏楊氏海源閣,歷經季振宜、顧廣圻、黃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黃丕烈題辭,述其源流甚詳,實今傳各版之祖。
⒀故國神游:“神游故國”倒文。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赤壁戰場。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
⒁“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倒文。華發(fà):花白頭發。
⒂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感情。尊:通“樽”,酒杯。
⒃強虜:強大之敵,指曹軍。虜:對敵人蔑稱。
賞析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么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于一時功名,不免過于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杰"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換頭五句寫赤壁戰爭。與周瑜談笑論戰相似,作者描寫這么一場轟轟烈烈戰爭也是舉重若輕,閑筆紛出。從起句"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杰"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氣度。
不留意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代稱,因為諸葛亮裝束素以羽扇綸巾著名。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云:"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
蘇軾在這里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復雜。"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孔子曾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郁。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周瑜現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后,雖然也看到了自己政治功業無法與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個人類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么大差別。有了這樣深沉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壯歌。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赤壁賦》于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這種超然遠想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翻版。但莊子以此回避現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實。
黃州數年是蘇軾思想發生轉折時期,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時期,他以此保全自己岸然人格,也以此養護自己淳至精神。這首《念奴嬌》詞及其作于同一時期數篇詩文,都為我們透示了其中端倪。
此詞自問世后,經歷了兩種截然不同命運,譽之者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其"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貶之者如俞文豹《吹劍續錄》所云:"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幕士言論表面上是從演唱風格上區分了柳、蘇二家詞風不同,但暗含有對蘇詞悖離傳統詞風揶揄。清代更有人認為此詞"平仄句調都不合格"(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朱彝尊《詞綜》并詳加辯證,亦可謂吹毛求疵者。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后作品。蘇軾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幾上幾下。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胸懷,在祖國雄偉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名篇,此詞為其代表。
《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闕。上闕詠赤壁,下闕懷周瑜,并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作者吊古傷懷,想古代豪杰,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詞作抒發了他內心憂憤情懷。
上闕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人物。“亂”“穿”“驚”“拍”“卷”等詞語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險要形勢,寫出了它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赤壁大戰中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風姿,中間描寫周瑜戰功意在反襯自己年老無為。“多情”后幾句雖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用豪壯情調書寫胸中塊壘。
詩人是個曠達之人,盡管政治上失意,卻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首詞就是他這種復雜心情集中反映,詞中雖然書寫失意,然而格調是豪壯,跟失意文人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詞作中豪壯情調首先表現在對赤壁景物描寫上。長江非凡氣象,古戰場險要形勢都給人以豪壯之感。周瑜英姿與功業無不讓人艷羨。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 篇4
原文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朝代:兩漢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注釋
⑴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⑶滄:通蒼,青綠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⑺竦峙(sǒng zhì):聳立。竦,通聳,高。
⑻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⑼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陽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漢:銀河,天河。
⒀幸:慶幸。
⒁甚:極點。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最后兩句每章都有,與本詩正文的內容沒有的直接關系。)
賞析
曹操這首《觀滄?!窚蚀_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于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觀滄?!肥墙杈笆闱?,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觀滄?!返母叱狈旁谠姷哪┪玻母星榉浅1挤?,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于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作者面對蕭瑟秋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運用作者的想象,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 篇5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翻譯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波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得很茂盛。(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
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太陽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銀河、太陽和月亮燦爛,好像出自大海里。(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慶幸得很,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賞析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皷|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钡奈恢茫涸娙说巧享偈巾敚痈吲R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睂懙氖莿泳?,“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钡暮I希钕扔橙胙酆煹氖悄峭回B柫⒌纳綅u,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鼻岸渚唧w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币痪涞倪M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系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蒙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里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愤@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边@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 篇6
他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很深刻:臉上一片丘陵,像是紅土堆就的一般。在這白皙的臉上呈現出一層火紅的丘陵,不能說不顯眼。讓我記住他的最大特點卻不是這地形,而是黑框眼鏡下面的鼻子。這個大鼻子似乎有歐洲人的血統,或是阿拉伯人的基因,總之更大一些。生物課上說,這是為了減少外界空氣對肺的刺激。他的家鄉也許就是在寒冷的地方。
鼻子下面的嘴也很有特點。我和他說起一些荒謬的想象時,總能聽到“好家伙!”“唉,好,唉呀!”之類的話。有時我覺得他很像相聲的陪襯。他給我講什么時,經常性地把骨節粗大的手伸到前方抖動,像是形容什么。他說小學同學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腦漿”。
我問他這是哪來的,他說,人們叫他老江,慢慢就叫成腦漿了。他說他很喜歡。
說到腦漿,他的腦漿可以說是理科思維,外加百科知識存儲。他在腦漿里存下了《可怕的科學》兩大系列,還把他們拿到了書柜里。至今,圖書角還有二十幾本呢。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 篇7
觀滄海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
(1)臨:即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3)滄:通假字,通“蒼”,青綠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即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聳立。竦 ,通聳,高。
(8)蕭瑟:草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9)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陽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漢:銀河。
(13)幸:慶幸。
(14)甚:極點。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慶幸。
(17)詠:歌吟
(18)詠志:即表達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詠志:以詩歌表達心志或理想。
最后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一種方式。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一叢一叢的,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慶幸得很哪,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賞析
從此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皷|臨碣石,以觀滄?!边@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坝^”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的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睂懙氖莿泳?,“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钡暮I?,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體寫的是竦峙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币痪涞倪M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鼻懊娴拿鑼?,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系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蒙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里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愤@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边@是合樂時的套語,跟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 篇8
老師,您還記不記得那堂課,那節作文講解課?您為我們播放了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并為我們讀了描寫母親的范文。老師,您的朗讀能力并沒有多么的出眾,平鋪直敘的嗓音,沒有音調的起伏,甚至沒有句子的停頓,可我明白,您聲音里的那份真摯我們都比不來。我們屏息看著您,教室里唯有您那清晰明朗的聲音,像搖籃曲般,如此和諧,如此靜謐,您的眉頭不露痕跡皺了皺,聲音一絲顫抖之后,眼眶紅了,可您卻極力的忍住眼眶里水霧,正如您的性格,從不輕易落淚,從不輕易言敗。感人真摯的聲音依舊,好像這篇文章就是您寫給自己的母親的,那樣真實。讀完之后,您用力的吸了下鼻子,然后不好意思的說:”我也想起自己的媽媽了。“同學們都輕輕地笑了,如春風般的溫暖蕩漾在我們的心房。
相關推薦
更多>-
【參考】人物描寫 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為了使在成長的道路上的大家充滿斗志,我們總會在某個時候對自己說一些勵志的話語,勵志的句子能夠讓我們重拾斗志,你知道哪些勵志句子能夠讓人們瞬間充滿正能量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人物描寫》,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真實的事情...
-
作品朗誦片段素材摘抄(匯總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詩歌吧,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那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歌朗誦素材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作品朗誦片段素材摘抄 篇1一條黃色的河流從世界一個叫西山的地方 ...
- 精選:關于描寫人物的名言名句04-08
- 推薦:關于描寫人物的名言合集04-11
- 寫景的文學作品佳句摘抄(匯集6篇)01-08
- 作品標題佳語佳句摘抄(必備十四篇)02-11
- 2025最偉大的作品語錄摘抄02-18
- 老舍的代表作品摘抄(合集七篇)02-08
- 祖國的強大作品素材摘抄02-16
- 體現生命力的作品名句摘抄(匯編8篇)01-07
- 曹操作品人物描寫賞析摘抄(集合4篇)02-20
- 【參考】人物描寫05-10
- 精選:關于描寫人物的名言名句04-08
- 推薦:關于描寫人物的名言合集04-11
美麗的漁寮作文(合集九篇)02-20
- 2025兒子出生官宣祝福語句子(分享64句)02-20
- 銀行檔案整理實習生周記(熱門八篇)02-20
- 2025城堡作品中的人物描寫摘抄(精選4篇)02-20
- 課程分析報告02-20
- 最新陸運人員工作總結02-20
-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系列9篇)02-20
- 最新上班坐地鐵的心情句子(集合19句)02-20
- 室內設計教案02-20
- 七上人文地理教學計劃(匯集九篇)02-20
- 人物描寫摘抄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