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n42h8"></li>
    <wbr id="n42h8"><legend id="n42h8"></legend></wbr>
  • <nav id="n42h8"></nav>
  •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發表時間:2025-04-14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集錦十二篇)。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1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勻變速直線運動是運動學中最典型的也是最簡單的理想化的運動形式,學習本章的有關知識對于運動學將會有更深入地了解,難點在于速度、時間以及位移這三者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要熟練掌握有關的知識,靈活的加以運用。最后,本章末講學習一種有代表性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形式:自由落體運動。

    考試的要求:

    Ⅰ、對所學知識要知道其含義,并能在有關的問題中識別并直接運用,相當于課程標準中的“了解”和“認識”。

    Ⅱ、能夠理解所學知識的確切含義以及和其他知識的聯系,能夠解釋,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加以運用,相當于課程標準的“理解”,“應用”。

    要求Ⅱ: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位移與時間的關系,位移與速度的關系,v-t圖的物理意義以及圖像上的有關信息。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2

    定義: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說明:

    ①地球附近的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④在兩極時重力等于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時不相等。

    (1)重力的大?。篏=mg

    說明:

    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體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緯度越高,同一物體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體在兩極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個物體的重力不受運動狀態的影響,與是否還受其它力也無關系。

    ③在處理物理問題時,一般認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變。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說明:

    ①在兩極與在赤道上的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響,與運動狀態也沒有關系。

    (3)重心: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

    重心的確定:

    ①質量分布均勻。物體的重心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形狀規則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

    ②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的重心與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有關。

    ③薄板形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說明:

    ①物體的重心可在物體上,也可在物體外。

    ②重心的位置與物體所處的位置及放置狀態和運動狀態無關。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體物體時,就可以把整個物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個力來表示,于是原來的物體就可以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來代替。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3

    1、參考系: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于參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

    2、質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2)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物體可被看做質點的幾種情況:

    ①平動的物體通??梢暈橘|點。

    ②有轉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略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點。

    ③同一物體,有時可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點,反之,則可以。

    【注】質點并不是質量很小的點,要區別于幾何學中的“點”。

    3、時間和時刻: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來描述質點位置的變化,是質點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5、速度:

    用來描述質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式為,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時速度:是質點在某一時刻或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變速運動。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義式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速度的變化量方向相同(注意與速度的方向沒有關系),大小由兩個因素決定。

    補充:速度與加速度的關系

    1、速度與加速度沒有必然的關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4)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2、當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的關系確定時,則有:

    (1)若a與V方向相同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增大。

    (2)若a與V方向相反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減小。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4

    一、電動勢

    (1)定義:在電源內部,非靜電力所做的功W與被移送的電荷q的比值叫電源的電動勢。

    (2)定義式:E=W/q

    (3)單位:伏(V)

    (4)物理意義:表示電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靜電力做功)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大小。電動勢越大,電路中每通過1C電量時,電源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數值就越多。

    二、電源(池)的幾個重要參數

    (1)電動勢:它取決于電池的正負極材料及電解液的化學性質,與電池的大小無關。

    (2)內阻(r):電源內部的電阻。

    (3)容量:電池放電時能輸出的總電荷量。其單位是:A·h,mA·h.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5

    1、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基本解題思路是:

    ①根據受力情況,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②根據題意,選擇恰當的運動學公式求解相關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推斷或求出物體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題思路是:①根據運動情況,利用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確定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從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點:

    ①運用牛頓定律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情況分析和運動情況分析,要善于畫出物體受力圖和運動草圖.不論是哪類問題,都應抓住力與運動的關系是通過加速度這座橋梁聯系起來的這一關鍵.

    ②對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力情況發生變化,要分段進行分析,每一段根據其初速度和合外力來確定其運動情況;某一個力變化后,有時會影響其他力,如彈力變化后,滑動摩擦力也隨之變化.

    2、關于超重和失重:

    在平衡狀態時,物體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當物體在豎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就不等于物體的重力.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大于物體的重力,這種現象叫超重現象.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小于物體的重力,這種現象叫失重現象.對其理解應注意以下三點:

    (1)當物體處于超重和失重狀態時,物體的重力并沒有變化.

    (2)物體是否處于超重狀態或失重狀態,不在于物體向上運動還是向下運動,即不取決于速度方向,而是取決于加速度方向.

    (3)當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a=g)時,平常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液體柱不再產生向下的壓強等.

    易錯現象:

    (1)當外力發生變化時,若引起兩物體間的彈力變化,則兩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一定發生變化,往往有些同學解題時仍誤認為滑動摩擦力不變。

    (2)些同學在解比較復雜的問題時不認真審清題意,不注意題目條件的變化,不能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導致解題錯誤。

    (3)些同學對超重、失重的概念理解不清,誤認為超重就是物體的重力增加啦,失重就是物體的重力減少啦。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6

    1、功

    (1)功的概念: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位移,是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計算式: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夾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積:W=Fscosα。

    (3)功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1J就是1N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lm位移所做的功。

    2、功的計算

    ⑴恒力的功:根據公式W=Fscosα,當00≤a0,W>0,表示力對物體做正功;當α=900時,cosα=0,W=0,表示力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垂直,力不做功;當900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見第一冊P67〕

    注: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或者是勻速轉動。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7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1.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中心天體質量M,天體半徑R,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心力(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2)重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運算。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8

    一、基本概念

    1、質點

    2、 參考系

    3、坐標系

    4、時刻和時間間隔

    5、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6、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動??捎脧钠瘘c到末點的有向線段來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程度。

    分類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瞬時速度:

    與速率的區別和聯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標量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時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程度

    定義:(即等于速度的變化率)

    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與速度的方向不確定。(或與合力的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9

    第一節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0,方程有兩不等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有兩個交點,二次函數有兩個零點.

    2、△=0,方程有兩相等實根(二重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有一個交點,二次函數有一個二重零點或二階零點.

    3、△<0,方程無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無交點,二次函數無零點.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10

    認識形變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1)定義法(產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3)假設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彈性與彈性限度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后,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后,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生了塑性形變。

    探究彈力

    1.產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倔強系數),反映了彈簧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串聯:1/k=1/k1+1/k2并聯:k=k1+k2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11

    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A)

    1、實驗步驟:

    (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電路

    (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的鉤碼.

    (3)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4)拉住紙帶,將小車移動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后放開紙帶.

    (5)斷開電源,取下紙帶

    (6)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做三次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A)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t=vo+at(減速:vt=vo-at)

    (2).此式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ot+at2/2(減速:s=vot-at2/2)

    (4)位移推式:(減速:)

    (5).初速無論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連續相鄰的相等的

    時間間隔內的位移之差為一常數:s=aT2(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

    加速度T----每個時間間隔的時間)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A)

    自由落體運動(A)

    (1)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加速度

    (1)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產生的,因此,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這種差異并不大.

    (3)通常情況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vt=gt.H=gt2/2,vt2=2gh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超詳細 篇12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運動軌跡為曲線,向心力存在是條件,曲線運動速度變,方向就是該點切線。

    2.圓周運動向心力,供需關系在心里,徑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離。

    3.萬有引力因質量生,存在于世界萬物中,皆因天體質量大,萬有引力顯神通。衛星繞著天體行,快慢運動的衛星,均由距離來決定,距離越近它越快,距離越遠越慢行,同步衛星速度定,定點赤道上空行。

    高一物理知識點2

    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見第一冊P67〕

    注: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或者是勻速轉動。

    文章來源:http://www.020vk.com/zhufuyudaquan/142761.html
    国产亚洲精品俞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