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的養生法則是什么
養生法則
1、防病調養。立春,是春天也是全年的第一個節令,天氣由寒轉暖,乍暖還寒,而溫熱毒邪開始活動,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現代醫學所說的流感、流腦、麻疹、肺炎等疾病多有發生和流行。所以要順應氣候來保暖防寒,不使陽氣受遏。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注意防風御寒,
2、情志調養養。中醫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喜暢達疏泄而惡抑郁?,F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等疾病。
3、飲食調養。立春陽氣初發,要做到合理調攝飲食,注意飲食保健。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則可延年益壽。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
飲食講究
1、清淡:春季肝氣旺,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因此,脾胃弱的人春季要多吃山藥、大棗、蓮子粥,來控制過旺的肝氣,預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導致的胃脹等癥狀的加重。
2、溫補:告別大寒,進入立春,應適當減少進補,可順應季節的變化多吃些溫性的食物,比如大蔥、生姜、大蒜糯米、胡蘿卜等,能起到祛陰散寒的良效。
3、甘潤:春天氣候變化快,空氣時而干燥時而濕冷,胃腸處于敏感的狀態,常常出現沒有食欲的情況。這時候應多吃甘味食物。要注意的是,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所謂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具有滋補脾胃的作用。
忌酸收:中醫認為,春季對應五臟中的肝臟,容易肝氣過旺。酸味容易入肝,且具有收斂之性,多吃不利于陽氣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反而使本就旺盛的肝氣更盛,傷及脾胃。具有酸性的食物如西紅柿、柑橘、檸檬、烏梅等都不宜多吃。
養生膳的烹飪方法
1、蝦仁韭菜:材料:韭菜250克,蝦仁3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做法:將蝦仁洗凈水發漲,約20分鐘后撈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凈,切3厘米長段備用;雞蛋打破盛入碗內,攪拌均勻加入淀粉、麻油調成蛋糊,把蝦仁倒入拌勻待用。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熱后下蝦仁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鹽、淋麻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2、珍珠三鮮湯:材料:豌豆50克,雞肉脯50克,西紅柿1個,雞蛋清1個,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味精、食鹽、高湯、麻油適量。做法:將雞肉剔筋洗凈剁成細泥;5克淀粉用牛奶攪拌;雞蛋打開去黃留清;把這三樣放在一個碗內,攪成雞泥待用。
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放鹽、料酒燒開后,下豌豆、西紅柿丁,等再次燒開后改小火,把雞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撥成珍珠大圓形小丸子,下鍋內,再把火開大待湯煮沸,入水淀粉,燒開后將味精、麻油入鍋即成。
猜你感興趣:
1.二十四節氣之春分養生
2.二十四節氣養生精華
3.立春節氣養生小知識
4.春季養生法則
5.24節氣習俗與養生
其他人在看
立春時節有什么養生法則
養生法則
1、防病調養。立春,是春天也是全年的第一個節令,天氣由寒轉暖,乍暖還寒,而溫熱毒邪開始活動,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F代醫學所說的流感、流腦、麻疹、肺炎等疾病多有發生和流行。所以要順應氣候來保暖防寒,不使陽氣受遏。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注意防風御寒,
2、情志調養養。中醫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喜暢達疏泄而惡抑郁。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等疾病。
3、飲食調養。立春陽氣初發,要做到合理調攝飲食,注意飲食保健。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則可延年益壽。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
飲食講究
1、清淡:春季肝氣旺,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因此,脾胃弱的人春季要多吃山藥、大棗、蓮子粥,來控制過旺的肝氣,預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導致的胃脹等癥狀的加重。
2、溫補:告別大寒,進入立春,應適當減少進補,可順應季節的變化多吃些溫性的食物,比如大蔥、生姜、大蒜糯米、胡蘿卜等,能起到祛陰散寒的良效。
3、甘潤:春天氣候變化快,空氣時而干燥時而濕冷,胃腸處于敏感的狀態,常常出現沒有食欲的情況。這時候應多吃甘味食物。要注意的是,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所謂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具有滋補脾胃的作用。
忌酸收:中醫認為,春季對應五臟中的肝臟,容易肝氣過旺。酸味容易入肝,且具有收斂之性,多吃不利于陽氣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反而使本就旺盛的肝氣更盛,傷及脾胃。具有酸性的食物如西紅柿、柑橘、檸檬、烏梅等都不宜多吃。
烹飪方法
1、蝦仁韭菜:材料:韭菜250克,蝦仁3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做法:將蝦仁洗凈水發漲,約20分鐘后撈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凈,切3厘米長段備用;雞蛋打破盛入碗內,攪拌均勻加入淀粉、麻油調成蛋糊,把蝦仁倒入拌勻待用。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熱后下蝦仁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鹽、淋麻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2、珍珠三鮮湯:材料:豌豆50克,雞肉脯50克,西紅柿1個,雞蛋清1個,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味精、食鹽、高湯、麻油適量。做法:將雞肉剔筋洗凈剁成細泥;5克淀粉用牛奶攪拌;雞蛋打開去黃留清;把這三樣放在一個碗內,攪成雞泥待用。
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放鹽、料酒燒開后,下豌豆、西紅柿丁,等再次燒開后改小火,把雞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撥成珍珠大圓形小丸子,下鍋內,再把火開大待湯煮沸,入水淀粉,燒開后將味精、麻油入鍋即成。
猜你感興趣:
1.立春養生六大原則
2.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之立春養生
3.立春時節有什么養生方法
4.立春時節如何養生
5.立春養生有什么原則
立春節氣吃什么食物最養生
養生食物
1、春筍
說到吃春,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筍。春筍脆嫩鮮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來,被譽為素食第一品。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并對防治血脂增高、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糖尿病、腸癌及痔瘡等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2、豆芽
春日食春芽。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豆芽具有發散的功能,吃下去不但能利濕,還會幫助人體生發陽氣。立春吃豆芽的時候也不必加肉,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3、蘿卜
在許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蘿卜,吃蘿卜可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吃蘿卜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卜又稱為子孫蘿卜。北方人多愛吃生蘿卜,尤以心里美和小紅蘿卜為最佳。
4、大棗
中醫認為,多甘少酸是春天的飲食原則,而在甘味食物中,以大棗是上佳食品。大棗性溫,味甜,具有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虛食少、乏力便溏、氣血津液不足、婦人臟躁等癥。建議將大棗劈開后再泡茶或水煮。
5、薺菜
在春天的野菜中,薺菜絕對算是耀眼的明星,初春采其嫩苗作為野菜食用,清香可口。薺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尤其是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和各種礦物質含量很高。傳統醫學認為,薺菜還有輔助治療痢疾、腸炎、感冒等功效。
6、蜂蜜
味道甘甜的蜂蜜水被稱為春季第一水。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潤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7、韭菜
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有補腎補陽的作用。春天氣候冷暖不一,建議人們到春季不妨多吃一些春韭,以祛陰散寒。而且,春季人體肝氣偏旺,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
養生五字訣
捂:不可過早脫掉冬裝
雖然立春意味著春天的來臨,但冬季的低溫并不會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如果過早脫掉冬裝換春裝,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立春后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
吃:多吃辛溫食物
立春養肝,宜多吃辛溫發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蔥、姜、韭菜、蝦仁等有利陽氣生發的食物來調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蘿卜等。
?。憾嚅_窗保持空氣清新
初春的天氣剛剛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為避免春季各種疾病的發生,預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上午8時左右,一般氣溫較低,空氣質量也較好,是開窗通風的好時機。此外,居室至少還應在午睡后和晚睡前開窗通風。
行:多去郊外走走
立春后,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調節身心情志。
防:防躁動重視心理保健
初春氣壓低,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加上天氣多變,也常常使人的情緒波動較大。除了應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外,尤應重視心理保健,宜多與朋友溝通交流,多接觸大自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平和的心態。
養生知識
1、早起早睡以養肝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意思是說立春開始后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發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違背了這種方法,就會損傷肝,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因此,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2、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梢娏⒋汉笫羌膊《喟l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于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3、不要過早減衣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4、精神調養很有益
精神調養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于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于緊張、激動、焦慮、抑郁等狀態時,應盡快恢復心理平靜。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情緒抑郁,思想上要豁達開朗,心胸寬闊,身體要放松,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發出來。有效的方法是多曬太陽以延長光照時間,這是調養情緒的天然療法。
5、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應該特別注意對肝臟進行保養,以順應天時。所以,在飲食調養時要考慮到春季屬于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卜、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具有辛甘發散的特點。
猜你感興趣:
1.立春節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2.春分節氣吃什么養生食物
3.立春養生吃什么
4.立春如何養生
5.立春吃什么好
立春節氣養生應該吃什么食物
應節食物
1、蜂蜜: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
2、韭菜: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
3、菠菜: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4、甘蔗:歸肺、胃經,味甘而性涼的青皮甘蔗,是清肺熱的最佳食品之一。除了豐富的糖分和水分外,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維生素等物質,在南方人們習慣用它來煲制各種糖水,清甜并帶有花香味的汁水讓秋天美好起來。
5、荸薺:且不管荸薺是水果還是蔬菜的爭論結果到底如何,我們只關心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健康。清肺熱和解毒就是它最大的功效,而清脆多汁的時令荸薺不論是入菜,還是做甜品都一樣受歡迎。
6、石榴:石榴身上有著濃濃的異域風情,性溫、味甘酸澀的它入肺、腎、大腸經,生津止渴,收斂固澀,是適合保養身體的好食材。況且石榴不同于其他水果的地方在于,它需要我們用心地去對待那一顆顆珊瑚紅的果實,讓這一刻充滿了童心。
食療食譜
1、花生仁拌芹菜
配料:連皮花生仁100克,芹菜250克,豆油、醬油、精鹽、味精、白糖、醋、花椒油各適量。
做法:炒鍋內放豆油燒熱,放入花生仁炸酥撈出。把芹菜摘去根葉后切成3厘米長的段,放開水鍋里焯一下撈出,用冷水淘涼,控凈水分,把芹菜與花生仁共同放入盤中,把醬油、精鹽、白糖、味精、醋、花椒油放在小碗內調好,澆在盤中,拌勻即成,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效:有清熱和胃的功效。
2、 芹菜制首烏瘦肉粥
配料:芹菜150克,制首烏30克,豬瘦肉末50克,粟米10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制首烏洗凈、切片,曬干或烘干,研成細末,備用。將芹菜洗凈,取其葉柄及莖,細切成粗末狀,待用。將粟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加瘦肉末后烹入黃酒,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調入芹菜末及制首烏末,拌和均勻,繼續用小火煨煮20分鐘,粥成時加精鹽、味精適量,拌勻即成。
功效:有滋養肝腎,平肝降脂的功效。
飲食忌辣
少吃麻辣火鍋、羊肉、燒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過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春季以后其實還有很多的禁忌,比如春節期間的飲食習慣要保持好,因為春節會有好多的好吃的,很多人都回家過年,自然就缺少運動,吃的還比較多,這時候脂肪就容易堆積起來,很多人都說過春節的時候都發胖了呢,所以不要暴飲暴食,要合理安排食間,更不能天天熬夜,等等。
一年之計在于春,從立春開始,順應春季自然界萬物生機勃勃的氣象,注意調養身體,就會使自己有強健的體魄迎來新的一年。
猜你感興趣:
1.立春節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2.立春吃什么好
3.立春如何養生
4.立春后怎么飲食養生
5.立春節氣養生
立春節氣養生要吃什么食物
節氣食物
1、蜂蜜: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
2、韭菜: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
3、菠菜: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4、甘蔗:歸肺、胃經,味甘而性涼的青皮甘蔗,是清肺熱的最佳食品之一。除了豐富的糖分和水分外,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維生素等物質,在南方人們習慣用它來煲制各種糖水,清甜并帶有花香味的汁水讓秋天美好起來。
5、荸薺:且不管荸薺是水果還是蔬菜的爭論結果到底如何,我們只關心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健康。清肺熱和解毒就是它最大的功效,而清脆多汁的時令荸薺不論是入菜,還是做甜品都一樣受歡迎。
6、石榴:石榴身上有著濃濃的異域風情,性溫、味甘酸澀的它入肺、腎、大腸經,生津止渴,收斂固澀,是適合保養身體的好食材。況且石榴不同于其他水果的地方在于,它需要我們用心地去對待那一顆顆珊瑚紅的果實,讓這一刻充滿了童心。
食療食譜
1、花生仁拌芹菜
配料:連皮花生仁100克,芹菜250克,豆油、醬油、精鹽、味精、白糖、醋、花椒油各適量。
做法:炒鍋內放豆油燒熱,放入花生仁炸酥撈出。把芹菜摘去根葉后切成3厘米長的段,放開水鍋里焯一下撈出,用冷水淘涼,控凈水分,把芹菜與花生仁共同放入盤中,把醬油、精鹽、白糖、味精、醋、花椒油放在小碗內調好,澆在盤中,拌勻即成,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效:有清熱和胃的功效。
2、 芹菜制首烏瘦肉粥
配料:芹菜150克,制首烏30克,豬瘦肉末50克,粟米10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制首烏洗凈、切片,曬干或烘干,研成細末,備用。將芹菜洗凈,取其葉柄及莖,細切成粗末狀,待用。將粟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加瘦肉末后烹入黃酒,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調入芹菜末及制首烏末,拌和均勻,繼續用小火煨煮20分鐘,粥成時加精鹽、味精適量,拌勻即成。
功效:有滋養肝腎,平肝降脂的功效。
飲食的原則
1、飲食清淡:消春火。春季人易上火,出現舌苔發黃、口苦咽干等,因此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顯上火癥狀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蓮子心泡水等。
2、黃綠蔬菜:防春困。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
3、細選食物:少疾病。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塔菜、芥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卜、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
飲食忌辣
少吃麻辣火鍋、羊肉、燒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過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春季以后其實還有很多的禁忌,比如春節期間的飲食習慣要保持好,因為春節會有好多的好吃的,很多人都回家過年,自然就缺少運動,吃的還比較多,這時候脂肪就容易堆積起來,很多人都說過春節的時候都發胖了呢,所以不要暴飲暴食,要合理安排食間,更不能天天熬夜,等等。
猜你感興趣:
1.立春如何養生
2.立春節氣養生
3.立春吃什么傳統食物
4.南方立春吃什么
5.立春節氣為什么吃春餅
立春節氣養生有什么小知識
養生知識
1、立春節氣養生要注意晚睡早起
春天養生的人在起居方面要格外的注意,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夜臥早起,免冠披發,松緩衣帶,舒展形體,多參加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2、立春節氣養生要力戒暴怒
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3、立春節氣養生要合理增減衣物
初春時節,特別是乍暖還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春捂,要合理的增減衣服,這樣對養生更加有利。最好不要過早地減少衣物,仍應該注意保暖,防風。春捂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手這些部位的保暖,否則很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導致疾病入侵。通常來說,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低于這個氣溫時,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如果捂著時不覺得咽喉燥熱,身體冒汗,即便氣溫稍高于15攝氏度也不必急著脫衣;如果感覺捂了身體會出汗,就不妨早點換裝,否則,捂出了汗,萬一再被冷風一吹,反而容易著涼。
有趣的風俗
立春養生我們清楚之后,還要知道一些風俗,立春,這一天,中國民間習慣吃蘿卜、姜、蔥、面餅,稱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風俗又有不同的表現。最早的記載顯示咬春吃春餅。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梢娞拼艘呀涢_始試春盤、吃春餅了。
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拼成薄餅,烙熟后可揭成兩張,用來卷菜吃。立春這一日,我國民間的咬春的另一種食品就是蘿卜。因為蘿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在老北京,這一日從一大清早,就有人挑著擔子在胡同里吆喝:蘿卜賽梨那時候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卜給孩子咬咬春。民俗專家表示,一個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種韌勁兒,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風俗。
現在大家對于立春節氣養生知識這個問題都清楚了吧,立春是萬物復蘇的時節,身體也需要相應的補充,立春有很多關于飲食的風俗,大家要注意從養生的角度加以選擇,這樣才能更好的補充身體所需。
節氣禁忌
一年之計在于春,因此春季是一年中健康的開始。立春節氣也有養生法則,其中飲食方面很有講究。下面告訴大家立春飲食有什么禁忌,合理飲食是抵抗疾病的關鍵。
立春節氣到來,意味著氣候開始回暖,萬物慢慢復蘇,細菌也大量繁殖起來。此時人體的呼吸系統免疫力會下降,辛辣食物會刺激呼吸道并導致上火,容易引起虛火而感染病毒。春季是調養肝臟的最佳時節,酸味食物則有收斂的效果,多吃不利于陽氣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反而使本就旺盛的肝氣更盛,傷及脾胃。因此,酸湯、酸果、酸菜都要少吃,可以在夏季稍微用來開胃。
猜你感興趣:
1.立春節氣養生
2.立春養生
3.立春節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4.立春養生的小知識
5.立春養生有哪些常識
立春的養生法則有哪些
立春養生法則
1、防病調養。立春,是春天也是全年的第一個節令,天氣由寒轉暖,乍暖還寒,而溫熱毒邪開始活動,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F代醫學所說的流感、流腦、麻疹、肺炎等疾病多有發生和流行。所以要順應氣候來保暖防寒,不使陽氣受遏?;加懈哐獕骸⑿呐K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注意防風御寒,
2、情志調養養。中醫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喜暢達疏泄而惡抑郁。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等疾病。
3、飲食調養。立春陽氣初發,要做到合理調攝飲食,注意飲食保健。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則可延年益壽。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
飲食講究
1、清淡:春季肝氣旺,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因此,脾胃弱的人春季要多吃山藥、大棗、蓮子粥,來控制過旺的肝氣,預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導致的胃脹等癥狀的加重。
2、溫補:告別大寒,進入立春,應適當減少進補,可順應季節的變化多吃些溫性的食物,比如大蔥、生姜、大蒜糯米、胡蘿卜等,能起到祛陰散寒的良效。
3、甘潤:春天氣候變化快,空氣時而干燥時而濕冷,胃腸處于敏感的狀態,常常出現沒有食欲的情況。這時候應多吃甘味食物。要注意的是,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所謂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具有滋補脾胃的作用。
忌酸收:中醫認為,春季對應五臟中的肝臟,容易肝氣過旺。酸味容易入肝,且具有收斂之性,多吃不利于陽氣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反而使本就旺盛的肝氣更盛,傷及脾胃。具有酸性的食物如西紅柿、柑橘、檸檬、烏梅等都不宜多吃。
養生膳的烹飪方法
1、蝦仁韭菜:材料:韭菜250克,蝦仁3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做法:將蝦仁洗凈水發漲,約20分鐘后撈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凈,切3厘米長段備用;雞蛋打破盛入碗內,攪拌均勻加入淀粉、麻油調成蛋糊,把蝦仁倒入拌勻待用。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熱后下蝦仁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鹽、淋麻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2、珍珠三鮮湯:材料:豌豆50克,雞肉脯50克,西紅柿1個,雞蛋清1個,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味精、食鹽、高湯、麻油適量。做法:將雞肉剔筋洗凈剁成細泥;5克淀粉用牛奶攪拌;雞蛋打開去黃留清;把這三樣放在一個碗內,攪成雞泥待用。
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放鹽、料酒燒開后,下豌豆、西紅柿丁,等再次燒開后改小火,把雞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撥成珍珠大圓形小丸子,下鍋內,再把火開大待湯煮沸,入水淀粉,燒開后將味精、麻油入鍋即成。
猜你感興趣:
1.立春養生有什么原則
2.立春時節有什么養生方法
3.立春養生小知識
4.立春如何養生
5.立春養生古文
立春節氣咬春是什么意思
咬春的含義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漢族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搟成薄餅,烙熟后可揭成兩張。
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里吃。
咬春的說法
咬春就是吃一些新鮮的野味,立春時節吃一些新鮮的野味,感受春天的氣息,據說咬春以后,整個春天不會犯困呢。咬春的食物,多以白蘿卜為主,而以薺菜為最佳約三、五好友,去郊外麥田邊、向陽處尋找,有嫩綠的薺菜已經耐不住寂寞,鉆出地面迎春來了。輕輕的挖了出來,回家擇洗干凈,或沾甜面醬吃,或者炒雞蛋吃。廚藝好的,把它做了春卷,更多的是把它剁細了,與豬肉混合做餡包餃子,那才叫一個鮮美!故漢族民間流行著寧吃薺菜鮮,不吃白菜餡之說法。
咬春的好處
薺菜等營養價值很高,薺菜又名護生草、菱角菜,營養價值很高。據測算每100克薺菜含蛋白質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鈣420毫克,磷73毫克,鐵6。3毫克,核黃素0。19毫克,維生素攝氏度55毫克,尼克酸0。7毫克。營養要比一般種植蔬菜高得多。特別是胡蘿卜素的含量可與胡蘿卜相當,維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西紅柿還要高。
薺菜藥用價值也很高,是中國傳統的中藥,藥用價值很高,全株入藥,性平,味甘,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藥效。其花與籽可以止血,治療血尿、腎炎、高血壓、咯血、痢疾、麻疹、頭昏目痛等癥。
適宜各種內出血之人,諸如內傷吐血,咯血,產后子宮出血,月經過多,便血,尿血,消化道潰瘍出血,視網膜出血者均宜食用;適宜乳糜尿,泌尿系結石,腎炎,水腫,高血壓之人食用;適宜胃潰瘍,胃痙攣,痢疾,腸炎,腹瀉,嘔吐之人食用;適宜眼病之人,如目赤腫痛,結膜炎,夜盲,青光眼,眼底出血,目生翳障者食用;適宜小兒麻疹,流行性感冒在流行傳染期間食用。如今又有學者將薺菜列入癌癥患者食譜。
猜你感興趣:
1.立春節氣為什么要吃蘿卜
2.立春有什么習俗
3.立春算春天嗎
4.2018年立春吃什么
5.立春的由來
立春節氣的養生食譜
一、立春養生要點
1.沐浴滌塵
立春時搶占最佳時空點,使用五種草藥煎水沐浴,可以使五種草藥中的五氣借助立春天地陽氣發動、互動的強大力量,對我們的身識進行推動、溫煦、清理,達到清靜身心、健康身心的效果。
立春之日的清晨,可以用白芷、桃樹皮、扁柏葉、零陵香、青木香適量煎水洗澡。像一家人洗澡,可以各用半斤,熬一大鍋,這樣就可以利用五種植物的香氣,借著立春的那一剎那之間,由外及內,與天地能量一起震動、發動、啟動。那一刻,使五種植物的能量透過自己的體表能夠進入到體內,由外及內清理身識。立春早上,向著東方,在禮敬太陽、禮敬東方紫氣之后,再開始洗澡。為什么要如此沐浴呢?為什么立春要用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種?實際上也預示著三生萬物。
2.立春根治寒濕之病
《黃帝內經靈樞歲露論》曰:其以晝至者,萬民懈惰而皆中于虛風,故萬民多病。虛邪入客于骨而不發于外,至其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因立春之日,風從西方來,萬民又皆中于虛風,此兩邪相搏,經氣結代者矣。
對于醫生或者養生愛好者,如果能夠把握好立春這一天,則會有非常好的療效。凡是存在濕邪侵入到體內關節骨胳和肌肉情況的,例如關節炎、肌肉痛、腰肌勞損、肩周炎等病癥,經歷了秋天和冬天以后,治療的難度會比較大。特別是立秋立冬以后受寒的,即使經過治療,骨節寒痛表面看起來好像是治好了,其實濕邪仍難以完全透發于外,里面仍然會殘留晦氣。所以應當把握好立春這一天,運用相應的方法,祛除體內的寒氣,例如溫泉泡浴、藥袋浸浴、桑拿藥蒸等。
3.防風邪致病
朱自清的散文中形容春風說: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風怡人,但是也多變,在多風的春天,需要注意防止風邪致病。人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風、寒、暑、濕、燥、火會乘虛而入,導致人體發生疾病,這種情況下的六氣是不正之氣,所以又稱為六邪。
傳導、幅射、對流是各種能量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而風是其中最強大的媒介?!饵S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曰: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風邪是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而其他五邪(寒、暑、濕、燥、火)往往是依附于風邪來襲擊人體的。
尤其是在立春節氣,風邪能通過侵犯體表,使毛孔打開而進入人體,特別容易攻擊人體陽氣聚集的部位,如背部、頭部、上肢等。如果風邪竄到人體表面,會引起蕁麻疹、皮疹、皮膚瘙癢等問題;如果竄到頭部,就會使人頭痛,整天發困;如果竄到關節上,會引發關節疼痛;如果竄到肌肉里,就會導致肌肉酸痛,等等。所以,很多人在春季里容易感覺到腿重、乏力。
防風邪致病,平日要注意防風避風,適時增添衣物,夜間一定要關好門窗;通過修身和養生的實踐,主動提升體表的衛氣,是最佳的防治方法。再者,要適當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量,以增強人體抵抗力。沐浴或者泡腳后,要及時穿好衣服,避免被風邪襲擊。
4.夜臥早起
立春以后就可以比冬季時睡得晚一點。如果在冬季時晚上九、十點就睡,那么在春季可以到十點、十點半再睡,睡覺前最好堅持調息靜養一段時間,最晚也要在晚上十一點之前上床睡覺。早晨可以比冬季時起得早一些,六點鐘起床,到戶外去散散步,并做一些體能鍛煉。
有一部分人一到春天,經常會睡到半夜就醒來,好半天睡不著,到了早上反倒困得起不來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肝臓氣血不足。到了春天,人的陽氣與氣血都是從里往外調動。陽氣白天行于外,晚上歸于內,如果肝血充盈,到了晚上陽氣容易蟄伏起來,人的睡眠就會比較好;如果肝臓的氣血不足,氣的推動力弱而造成血不歸經,那么陽氣就找不到藏身之處,到了晚上人就會睡不著覺,或是睡著了也容易醒。而到了清晨五點左右肺經當令的時候,血液推陳出新,人就又能再小睡一會兒了。肝喜潤不喜燥,水生木,腎水智德能量的強弱,腎水能否滋養肝木,決定著人在春天里是否焦燥不安和失眠,所以,解決春天不宜入睡或是睡著易醒的問題,關鍵是要滋補肝腎。
5.經常運動
一年之中,人體內的氣血在五運六氣的強大作用力下,經歷了冬季的收斂藏伏,而進入生發的春季。伴隨著一陽來復,二陽降臨,以及三陽開泰的天地自然運氣,人體內的活力重新萌發,春季也就是進行運動養生的最佳時機。一天之中,清晨又是陽氣始生之時,最適合運動。太極修身、經絡韻拍操、太極拳、體操、慢跑、散步、郊游、登山及騎腳踏車等,都可以給我們的身心帶來活力。從立春至春分,人體的經氣分別運行于肝膽脾胃,如果以上臟腑素有舊疾,則可能在春季復發,所以立春期間的保健運動格外重要。春季運動調養到位,氣血充沛而且活躍,全年就會很少罹患呼吸系統疾病,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也會增強。
6.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婦孺皆知的養生保健常識。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寒邪容易乘風襲人成疾,因而不要過早地減少衣物,要以保暖防止風寒侵襲為預防。通常來說,當氣溫低于15℃時,都要注意春捂,等溫度超過這一臨界值后,再考慮穿薄一些的衣服。
《攝生消息》中說:天氣寒暄不一,不可頓去緜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里,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初春時候,天氣寒暖不一致,不適合立刻減衣服;特別是一些老人,氣虛血弱,骨頭疏松,身體怯弱而很容易受風寒。不可令背寒,寒即傷肺,令鼻塞咳嗽。身覺熱甚。少去上衣,稍冷莫強忍,即便加服。肺腧五臓之表,胃腧經絡之長,二處不可失寒熱之節,諺云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后飯是也。人的背部很容易受寒,用背心、夾衣、小棉襖將后背保護好,否則容易招致寒氣傷肺。
現在有的年輕女子為了趕時髦,剛開春就穿上裙子和薄絲襪,覺得自己特別美,實際卻為了滿足一點虛榮心而在不知不覺當中傷害了自己的健康。所以,我們要引導自己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違背節氣特點,而去做傷損身體的傻事。
二、立春身識養生
《攝生消息》:春日融和,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攄滯懷,以暢生氣,不可兀坐以生他郁。 春天風和日麗之時,應當主動登高望遠,用外環境調適肝木喜疏達的需求,舒暢體內的生氣,使其活躍而生機盎然。肝開竅于目,應主動開闊視野,多視空曠之地,并且關注疏肝理氣,主動吸收天地間的生氣,使木德能量進入到自己體內。穿著應當選擇寬松的衣服,不要為了愛美而穿得束腰緊帶的,那樣將會影響生氣的生發和運動,而且不可以久坐,影響體內氣機的運行。所謂生氣就是一種動態的能量,《黃帝四經》中說動有害,要想動而不生害,就需像老子所說的正善治,進行正確的有為而治的動,才能與自然界的信度數高度吻合。
1.【干臟】導引法(正、二月、三月行之)
《遵生八箋》:治肝以兩手相重,按肩上,徐徐緩捩身,左右各三遍。又可正坐,兩手相叉,翻覆向胸三五遍。此能去肝家積聚風邪毒氣,不令病作。一春早暮,須念念為之,不可懈惰,使一曝十寒,方有成效。
⒉《靈劍子》導引法式(補肝藏三勢春用之)
一勢。以兩手掩口,取熱汗及津液摩面,上下三五十遍。食后為之,令人華潤。又以兩手摩拭面,使極熱,令人光澤不皺。行之三年,色如少女,兼明目,散諸故疾。從肝藏中出肩背,然引元和,補肝臓入下元。行導引之法,皆閉氣為之。先使血脈通流,從徧身中出,百病皆痊。慎勿開口,舒氣為之。用力之際,勿以外邪氣所入於臓腑中,返招禍害,慎護之。
二勢,平身正坐,兩手相叉,爭力為之。治肝中風,掩項后,使面仰視之。使項與手爭力,去熱毒、肩疼痛、目視不明。積聚風氣,不散元和,心氣焚之,令出散。然調沖和之氣補肝,下氣海,添內珠爾。
三勢。以兩手相重,按陛拔去左右,極力去腰間風毒之氣及胸膈,補肝兼能明目。
3.陳希夷孟春二氣導引坐功圖勢立春
運主:厥陰初氣。
時配:手少陽三焦相火。
坐功:宜每日子、丑時,疊手按髀,轉身拗頸,左右聳引,各三五度,叩齒,吐納,漱咽三次。
即:每天23時至凌晨3時之間,盤坐。兩手相疊按左大腿上。上體連頭向右轉,目視右后上方,呈聳引勢,略停幾秒鐘,再緩緩轉向左方,動作如右。左右各十五次。然后上下牙齒相叩,即叩齒三十六次,漱津數次,待津液滿口分三次咽下,觀想把津液送至下丹田。如此漱津三次,一呼一吸為一息,三十六息而止。
治?。猴L氣積滯,頂痛、耳后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諸痛悉治。
三、立春口識養生
1.立春宜食
我國幅員遼闊,由于地域氣候差異很大,使得各地出產的應時新鮮果蔬也有很大差異。例如,在內蒙古,傳統上在冬季和早春時節,只有土豆、大白菜、蘿卜等冬儲菜,水果也是冬儲的蘋果和梨子等。人們把大蒜種在花盆里,或者放在盤子里浸上水,生一些蒜苗;或者用黃豆、綠豆生些豆芽,就是最新鮮的綠色蔬菜了。而到了南方,立春時節不僅能種植一些新鮮蔬菜,而且還有一些應季的水果,如在臺灣地區,立春就是吃草莓的好時節。
飲食養生講究食用當季果蔬,南方的果蔬可以通過交通運輸而運到北方,在選擇時,也可以選擇這一類果蔬,如此才符合養生之道。香菇、木耳之類的干貨,則另當別論,只要是在當季進行曬干加工貯存并且是在保質期內的,也可以作為養生食材。
從傳統養生的角度而言,春季飲食,以保肝護肝為要,應順應天時吃一些養肝益腎、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物。春季陽氣開始升發。還適宜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
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適宜蔬菜,有油菜、香菜、白菜、菠菜、芥菜、白蘿卜、大頭菜、蕨菜、竹筍、黃花菜、韭菜、洋蔥等。
適宜的調味食物,有胡椒、豆豉、香菜、生姜、蔥、大蒜等。
適宜吃的甘味食物,如大棗、百合、荸薺、梨、桂圓、銀耳、花生等。
適宜食用的藥材,有枸杞、郁金、丹參、元胡、砂仁、桂皮等。
自古以來我國各地就有吃春盤的習俗,所謂春盤就是將春餅與春菜同放在一個盤子里,贈送親友或者自家食用。春盤里最佳的蔬菜是豆芽,取其升發之性;最不適宜的食材是肉類,因為春天的重要任務是消化一冬積攢下的能量,不能再使勁兒吃肉加重肝與膽的工作負擔了。宋代詩人朱淑貞用詩句形象地描述了春盤的吃法:生菜乍挑宜卷餅,羅幡旋剪稱聯釵。
立春節,民間還習慣吃蘿卜、姜、蔥、面餅,稱為咬春,有的地方也叫做啃春。老北京有一句俗話大紅門的蘿卜叫京城,說的是過去在立春時節,小販常常挑著蘿卜串胡同叫賣,待人們挑好蘿卜后,一些小販還會用小刀把蘿卜雕成一朵盛開的牡丹花,用來裝飾春盤。這時的傳統美食還有炸春卷,古時候常用香椿芽做餡料,現在人多以豆芽、韭黃替代,外焦里鮮。
《千金方》中記載,春季七十二日,少吃酸的食物,多吃甜的食品,可以調養脾臟之氣?!肚G楚歲時記》說,正月初一這天喝桃仁湯,可壓服各種邪氣。
立春時注意少吃生冷粘雜、過于辛辣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以防傷及脾胃。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升發和肝氣的疏泄,所以不適宜使用。具有酸收性質的食物,有柑、橙子、橘、柚、杏、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
2. 養生食譜
唐代孫思邈《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黃粥,以補腎。二曰防風粥,用以祛四肢之風。取防風一份,煎湯去汁煮粥。三曰紫蘇粥制作春季藥膳粥品,可以幫助我們養護身心。
枸杞黨參粳米粥:
食材:枸杞子15克,黨參15克,粳米120克。
做法:將黨參洗凈切末,枸杞子洗凈。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即可。
功效:補肝健脾益腎。
地黃粥:
食材:鮮地黃15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鮮地黃泡軟切碎,搗汁備用;粳米洗凈,冰糖適量,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成粥后,將鮮地黃汁倒入粥內,文火煮二十分鐘即好。
功效:滋陰補腎。
防風粥:
食材:防風50克,粳米70克。
做法:將防風用水洗干凈,浸泡軟以后,與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去除四肢、骨頭、肌肉、關節、肌腱內的寒風。
紫蘇粥:
食材:紫蘇160克。
做法:將紫蘇在鍋內焙炒到微黃,略有香氣時,煎汁煮粥。
功效:降血脂,抗衰老。
【節氣】立春飲食養生攻略:加些甜嚼點香忌酸辣
加些甜
春天肝氣生發,肝在五行屬木,肝木克脾土,所以開春以后要多注意脾胃的保養,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荸薺、梨、桂圓、銀耳等。
嚼點香
香蔥、香菜、花生這些很香的食物,都是很適合迎春的時候吃的,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發,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立春之后重養肝,立春養生當然也是以保肝護肝為主,多食用綠色蔬菜,不僅能達到調養自身體質,還能提升自身陽氣,達到健康養生的目的。
忌酸辣
立春后的飲食調養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蔬菜有:油菜、香菜、韭菜、洋蔥等。具有酸收性質的果蔬有:西紅柿、柑、橙子、橘、柚、杏等。少吃麻辣火鍋、羊肉、燒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過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民間向來有咬春的習俗,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春季有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未來一年的健康身體也需要在春日里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推薦的春季菜品,充分考慮到春日養生的特點,集美味與養生為一體,還等什么,和我們一起咬春吧!
1立春養生菜推薦:韭菜
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
2立春養生菜推薦:蘿卜
冬春交替時節,吃蘿卜再合適不過了。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特別是到了傍晚,氣溫明顯降低,體質虛弱之人,此時容易感受寒邪而引發感冒。再加上過節期間腸胃負擔重,多少有些積滯,也是容易誘發感冒發熱的原因。其實巧用蘿卜煲水當茶喝,也可防治感冒,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由于蘿卜性寒,脾胃虛寒或陰盛偏寒體質者不宜多食。
3立春養生菜推薦:紅棗
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立春相關文章:
1.立春的古代說法
2.立春的由來
3.關于立春的文章 描寫立春的優美文章
4.立春描寫春天的作文500字
5.立春氣候特點
相關推薦
更多>- 立春節氣養生應該吃什么食物03-05
- 立春節氣養生要吃什么食物03-05
- 立春節氣養生有什么小知識03-07
- 立春的養生法則有哪些03-05
- 立春節氣咬春是什么意思03-03
- 立春節氣的養生食譜02-05
- 立春的由來是什么01-03
- 立春養生注意什么01-06
- 立春節氣有什么古老習俗03-07
- 立春節氣養生有什么小知識03-07
- 立春節氣祝福語03-07
- 立春節氣祝福語帶圖片03-06
- 立春節氣吃什么蔬菜最合適03-06
- 立春節氣有什么古老習俗03-07
- 立春節氣養生有什么小知識03-07
- 立春節氣吃什么蔬菜最合適03-06
- 立春節氣怎么養肝最好03-06
- 立春節氣為什么要剪花彩03-06
- 立春節氣的氣候有什么特點03-06
- 24節氣立春祝福語圖片03-05
- 立春節氣短信祝福語03-05
- 立春節氣犯困怎么解困最有效03-05
- 立春節氣養生要吃什么食物03-05
2025立春結婚好嗎03-04
- 立春的由來與傳統習俗是什么03-05
- 立春節氣吃什么食物最養生03-04
- 立春養生有哪些常識03-04
- 關于立春節氣的諺語大全202503-04
- 立春的由來是什么03-25
- 2025年立春算羊年還是猴年03-05
- 立春時節養生正當時03-04
- 2025春季踏青好去處路線推薦03-04
- 2025關于立春的問候短信經典03-04
- 立春節氣養生祝福語摘錄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