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n42h8"></li>
    <wbr id="n42h8"><legend id="n42h8"></legend></wbr>
  • <nav id="n42h8"></nav>
  • 立春節氣的由來

    發表時間:2022-03-05

    立春的由來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天文意義上它標志著春季的開始。

    對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譜》中這樣解釋的: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于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地拉開。

    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后,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里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立春后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并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立春三侯

    [一候東風解凍]: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二候蜇蟲始振]:立春五日后,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

    [三候魚陟負冰]:再過五日,河里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古詩

    詠柳(唐代)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題望苑驛

    (唐代)溫庭筠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景陽寒井人難到,長樂晨鐘鳥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樹名從此號相思。

    分明十二樓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猜你感興趣:

    1.立春節氣介紹

    2.立春的由來

    3.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4.立春時節民俗迎春的介紹

    5.立春算春天嗎

    其他人在看

    立春節氣圖片


    立春節氣圖片欣賞

    立春唯美圖片1立春唯美圖片2立春唯美圖片3立春唯美圖片4立春唯美圖片5立春唯美圖片6立春唯美圖片7立春唯美圖片8

    下一頁更多精彩立春唯美圖片

    立春的由來是什么


    立春,俗稱打春,標志著一年春季的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時間約在春節前后。早先年民間于立春日要舉行迎春神活動的。春神相傳叫句芒,人面鳥身,主春事。古代“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春于東郊?!?/p>

    我國3000年前就有迎“春”儀式,“立春”特有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內涵相當豐富。而且不光漢族重視“立春”,一些少數民族也過這一歲時節日,比如白族稱“立春”日為“催春節”,侗族在“立春”這天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動等。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国产亚洲精品俞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