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魔鬼讀后感
發表時間:2025-04-14最新數學魔鬼讀后感(錦集十五篇)。
當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寫15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魔法數學》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1
《數學王國歷險記》是一本關于數學故事的的書,主人公丁當和小貝去彎彎繞國做客,參加了數學擂臺比賽,在數學宮里做數學題,到野生動物園參觀……告訴我們堅持不懈,就是勝利的道理。
在本書中,我認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擂臺比賽,丁當和小貝在彎彎繞國大類。里面有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數學題目。例如雞兔同籠問題、幾何圖形面積、分數的基本性質……許多人坐在一個大廳里破解這些難題,其樂融融,可謂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當然,彎彎繞國的數學宮也很好玩,但是一不留神,做錯了題目,就會被機器人踢出數學宮,重新開始闖關。這不僅僅需要數學基本知識好,更重要的是仔細,不能看錯一個數字。記得上次的數學考試,我粗心大意,丟掉了2分。我發誓以后一定要改正這個壞習慣。
在數學宮闖關之前,丁當和小貝在去數學宮的路上杯幾個壞人壓進了一間密室,在圓圓的幫助下,丁當和小貝走出了小屋,卻迷了路,小貝很緊張,丁當不像小貝,丁當很鎮定,他拿出一張白紙,經過推算,強盜讓他們又往左又往右,走了一個多邊形狀,又回到原來的地方,如果像小貝說的.亂走一通,不知道要到哪兒去了??!
在關鍵時刻,我們要像丁當一樣,保持頭腦清醒冷靜還是最重要的。在遇到危險時,我們不要害怕,要堅持不懈的用智慧克服苦難,消滅攔路虎。
有一次我參加數學競賽,最后一道創新思維題困惑了我很久,但是我沒有畏懼,絞盡腦汁想平常所學過的知識,終于在關鍵時刻做出了這道題。
《數學王國歷險記》不僅好看,而且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學到了許多數學知識,收獲真大啊!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2
這幾天看了一本《數學王國歷險記》的故事書。這是一本數學方面的有趣的書,寫的'是丁咚和貝克漢姆打算在全國各地彎下腰去參觀野生動物園;
在古老的計算大廳里學習數學;我也去了數學宮探索。書中寫了許多精彩的冒險故事。在冒險的過程中,不要絞盡腦汁,用數學知識解決難題,看誰能快速快速的解決。由此,我了解了這些問題的含義,也增加了很多知識。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書中的《快樂與煩惱之路》,描述了丁咚和小貝去見步騭總理的坎坷之路。我在路上遇到了真假機器人,丁丁用自己的認真判斷找到了幸福之路;然后就看到了食堂,但是要回答問題才能在食堂吃飯。他們用數理邏輯關系解開了謎團,才吃了一頓好飯;然后出現了四個小門,里面藏著一只吃人的狼。經過仔細分析,他們終于打敗了狼,遇到了圓圓。
看了這篇文章,覺得無論做什么都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多動腦筋;不要不假思索地胡亂猜測,這樣答案可能不正確。如果你懶于思考,貪圖安逸,煩惱就會找上門來??荚囈惨粯印N覀儜摾潇o思考,認真做題,認真審題。我們會像丁咚和貝克漢姆一樣。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3
讀有關數學的書籍與讀文學創作作品的區別是,前者作者的語言直白通透,沒有那些藝術的修飾,于是給我的感受也是直接的,不似文學作品經過細細雕刻的藝術加工后的美感,讓我只朦朦朧朧地對其的"美"進行享受。
——陸妤雯,進才中學20xx級10班
老實說,寫這篇讀后感的時候,我這本書大約只看到一半。但是閱讀的感受頗多,怕自己會淡忘這種感受,于是迫不及待地想提筆寫下來。必須承認這是我在補作業期間抽出時間讀的數學書,但很快任務型閱讀的心態發生了轉變,擠出的幾個小時去閱讀這樣一本書讓我覺得非常值得。所以即使我目前只閱讀了一半,我卻能肯定這幾乎是從小到大以來寫過這么多篇讀后感中,真正完全寫"感受"的一篇,因為有真切所感,所以有敘述的欲望。
《數學魔法》是我第一部真正用心去看的數學書籍。讀有關數學的書籍與讀文學創作作品的區別是,前者作者的語言直白通透,沒有那些藝術的修飾,于是給我的感受也是直接的,不似文學作品經過細細雕刻的藝術加工后的美感,讓我只朦朦朧朧地對其的"美"進行享受。
第一章——數字是怎么來的?簡單說來,這一章就是對數學的產生以及原始的發展作介紹。有些東西我已在BBC數學紀錄片中看過,但文字與視頻的區別在于,文字給人的想象空間更多。以前說到數學與文學,我開腦洞想象的時候,總覺得數學常常是和現代科技聯系到一起的,我能很容易地想到它在現代實驗室里發揮了多大作用;而對于文學,我則輕而易舉地聯想到古樸,覺得這兩個字讀起來就像是有厚重的歷史性。但這種聯想今天被打破了。作者一點一點把蘇美爾人、巴比倫人、古埃及人以及古希臘人對數學的摸索細細寫出來,我看到書中呈現的,今時看來晦澀不通的,在那時卻至關重要的數學符號,我想到的是古代人類在甲板、在沙地上用粗糙的工具刻下這些最原始數學的畫面。那些符號,仿佛也帶來風沙里風塵仆仆的意味。作者隨著時間的推進,以介紹幾位古代著名數學家的形式把數學的歷史與發展娓娓道來。這種寫法讓我不由想起另一本哲學啟蒙書《蘇菲的世界》。這兩本書在這一部分的寫法十分相似,都是讓我追溯到古代去對古人的智慧一探究竟。我腦中就出現這樣一幅畫面:穿著粗糙的古人,嘴里說著生澀的文字,時而在地上寫畫數學符號,時而抬頭望著蒼穹思考著至今無人知曉答案的哲學問題。他們對這個還有太多未知的世界感到神秘而好奇,到處充斥著對了解周圍一切的渴望。這樣一想,文學、數學、哲學好似都能融合在一起,從人類誕生初時就一直被探索著的奧秘,他們的奇妙都是從古時便為人開啟,并一直延續下來,直到未來。
第二章著重介紹了古希臘的貢獻。我對其中一句句子印象極深:對古希臘人而言,數學理念的趣味并不是來自它的有用與否。這本書里的許多句子我都能記憶住,它們不是名句,并不能幫助我在語文寫作中獲得高分,而只是因為對我觸動很深,于是記住了。這種觸動就如同文藝青年閱讀到感人肺腑的詞句詩作而忍不住去記憶,如同古希臘人被數學巧妙而神秘的特點吸引住而不斷探索。這種欣賞、觸動、樂趣不是因為有用或者出于功利的目的而發生,只是遵循了心中對"美"的渴望的本能。那個時期提出許多問題至今無法解決,書的作者著重寫了其一:一條線究竟是有很多而據有大小的點組合起來,還是由無窮多個沒有大小的點組成。兩種說法似乎都對,仔細研究又好像都不對,究竟有沒有更妥帖的答案,至今不得而知。這種神秘感如同哲學著名的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要到哪里去?沒人能說自己給出的是絕對正確的答案。也許永遠都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數學與哲學此刻仿佛又融合了,這種思考不需要有太多的基礎知識,古人就是從發明或發現已有理念中思考出了無數問題,而后來為我們所敬仰贊嘆的充斥著各種基礎理念與符號的數學,也是由這種基礎開始建立的。
第三章——數字要證明什么?我欣喜地在這一章中看到,作者介紹的一種嚴謹的、"專業數學家"所用的證明方法,赫然是完全歸納法。這種方法古時就為人所用,而我們在現代又系統地進行學習。這仿佛是把我們現在認知的數學,與古代的數學架構起一座橋梁,讓我們得以一窺從前數學的神秘。這么看來,一直為我們所吐槽"不是真正數學"的應試教育下的.數學,仍有它的可取之處。記得當初天天寫幾乎一模一樣的格式句型對作業本上一道道證明題寫下完全歸納法,我們總說"要寫的字太多"、"這都是一個套路嘛";如果按照書中作者的話來理解:使用這這種方法的才是"專業數學家",而不完全歸納是"業余數學家"采用的——那我們如此操練的時候,不是正成為"專業數學家"的時候嗎?想想還有點小激動XD.作者還寫到這樣一處:費馬是史上很著名的一位業余數學家。因為其費馬大定理只能證明前五個數為素數,第六個數竟產生了合數。這正是建立于沒有嚴謹證明的基礎之上。證明并非是"套路",它可以說是數學中最基礎的一環之一。我們說數學美在它的嚴謹性,而證明就是演繹它嚴謹性最常用的方法。
……
《數學魔法》介紹了許多有關數學的東西:名人也好,發展也好,一些定理也好,證明也好;我幾乎沒多久就會忘。就像《蘇菲的世界》把哲學的魅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呈現出來,于我而言,這本初中時代讀過的書,其中內容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我唯一記得的就是閱讀這兩本書的感受。在閱讀時直白通透的欣喜,甚至說是"刷新了三觀",就讓我覺得閱讀它們是值得的,這種感受彌足珍貴。
這篇讀后感很多東西基本就是我在閱讀時腦中迸發出的念頭。我一五一十地把它們記述下來,作為我很重要的記憶之一。這種讀后感對別人來說也許價值不大,因為每個人閱讀的感受不同;但對于我自己,它就是讓未來的我與此刻的我產生共鳴的絕佳鑰匙。我很感謝寫讀后感這個機會,否則即使我感受再多,也不一定會想到記下來呢。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4
因為非常喜歡數學,所以訂了《快樂數學》這本書。沒想到真是好看極了,從頭到尾我都是認真的看了一遍,內容的確豐富,很有意思,想不到單調的數學也能有這么豐富多彩的'知識,很能與語文比上一比呀。
書的里面不但有關于數學方面的故事,還有關于數學方面的游戲,推理,哲理,更有與人們生活方方面面都有關系的數字,太神奇了。而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剛剛學完閏年的知識,因為還沒有完全明白,正好書里面講了《時間媽媽的私房錢》,讓我知道了閏年是怎么來的。怎么樣才能知道是閏年,這樣我就牢牢記住了這個沒有完全明白的問題,以后也不會忘記了。
所以,讀了《快樂數學》這本書,我也快樂,同時也學習和增長了很多知識。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5
《故事中的數學》這本書是談祥柏教授寫的。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但每個故事中都有關于數學的知識。這一個又一個的趣味故事,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近代,數學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在這本書中,每一個生動的故事,都講述著一個關于數學的道理。這些趣味數學,題材廣泛,妙趣橫生,并且與智力訓練巧妙結合,深受我的喜愛。其中幾個故事,也讓我明白了很多我不理解的數字道理。比如,書中有一個故事叫神奇的1001,說1001是一個非常好玩的數。任意一個3位數乘以1001,你簡直算都不用算,只要一眨眼睛,結果就出來了。其辦法是:只要把那個3位數克隆一下接在原始的后面,使之變成6位數學就行了。例如:357*1001=357357,606*1001=606606。非常有趣吧!
看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我本來就很喜歡數學,讀完這本書以后,使我產生了研究數學的巨大興趣,讓我倍受鼓舞。
我想說,這本書,雖然表面上是在寫故事,但它實際上在寫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仔細琢磨,確實如此。
請大家都來看看這本《故事中的數學》吧!讓我們一起去體驗數學的奧秘!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6
我已經是第二次看馬小跳玩數學了。楊紅櫻老師寫的馬小跳玩數學書很受我們小學生的喜愛。書中含有80個趣味數學故事,如“厲害的偵探”,最讓我著迷的是“奇妙的舞蹈隊形”里頭講了芭蕾舞隊要排練一個節目。一共分兩隊,它們分別是12人和11人,各要求排成6行,每行4人。夏林果不知該怎么排,結果是馬小跳和路曼曼幫她解決,也讓我明白了怎樣排。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它讓我懂了很多以前不懂的解題訣竅。如100米圍墻每隔5米栽1棵樹,我們經常不想就把它得20棵,但兩端卻把它給忘了,所以栽的棵數要比段多1棵,就是21棵。
這本書讓我們玩中學,學中玩,不再無聊。這本書還讓我們懂得了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7
數學——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名詞,從我們被賦予生存的能力開始就附隨在我們身上,伴隨一生。然而對于數學,你又了解多少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徘徊在四則運算之間,那是為了他們的生計吧。更多像我們這般的學生是為了應付那煩瑣的考試吧。
記得讀此書的開端,有一個問題震撼了我——為什么要學數學?書中的朋友們的回答很合理,“我需要這門科的學分才能畢業;數學能協助我管理私人財務;數學對我將來的工作會有幫助,諸如此類。可是,都沒有命中目標——興趣??赡苣銜Γ@多么虛偽啊!如果我們談論的是音樂或美術,就會很自然了。
其實,數學和音樂、美術一樣,都能為我們的人生添加意義,增加深度,使生活更多姿多彩,一直延伸到遲暮之年。而當今的人們,一直在四種錯誤的迷思中走不出來:一、數學枯燥無味;二、數學盡是寫刻板的大胡子老頭,與現實脫節;三、世界上共有兩類人:一類是懂得數學的人,一類是像你我這些不懂數學的人;四、女性缺乏數學頭腦,不過反正她們也不需要。事實上數學是科學使用的語言,是工業和商業的偉大工具,同時,數學不但是學生有超高的能力解決困難的現實問題,還能幫助我們了解宇宙如何運行,數學是直接而即時的喜悅之源,所以數學觀念的本身就是我們學習的目標!
真正地學習數學并不是使自己變為一個做題的機器,而是清楚地了解數學的.發展和文明。在讀完此書后,讓我對數學的神奇進化不得不驚訝自從人類誕生的那天,他們就已經從日月更替時光流逝中感受到了神秘的無形的存在。就算還無法描述與記錄下來,他們也已經直覺地把數學運用在與自然的生存斗爭里。所以數學與其他一切哲學不同,它伴隨著人類來到這個世上,即使你從心底排斥它,卻擺脫不掉它。數學不是純粹的科學,它已經從骨髓里跟我們融為一體了。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8
《我就是數學》是華應龍老師的一本教育隨筆,全書共有六個部分,即“課前慎思”、“課中求索”、“課后反思”、“聽課隨想”、“評課心語”和“生活感悟”,其中記錄了華老師的教學中的點滴,也有他聽課的感受,讓人讀后能有思,有悟。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他對教學實踐的反思,也有他對人生的感悟。所以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生動,感人,又蘊涵智慧,讀后回味無窮。
華老師雖然是一名數學教師,但卻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文章中經常引古論今,從我國古代的名家到國外的學者;從詩歌到故事他都能結合課堂中發生的事,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當地引用,而且他還善于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如農民種地、打籃球等事情聯系到教師的教學,聯系到數學。這些,都得益于他的喜讀善思。一個工作繁忙的教育者,在有限的時間里閱讀了如此多的書籍,真的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了?,F實中,我們自己總是抱怨沒時間讀書,時間都用在思考如何教學上了。卻不知道,我們平時的思考基本上是在做無米之炊。沒有理論作指導,縱然想破腦袋,得出的也必然是膚淺的東西。
華老師的心思卻極為細膩,所作隨筆大都從細處入手。從老師的教具掉地上,孩子撿起來交給老師,老師沒有道謝。到蹲下來和孩子對話,到老師自己擦黑板,到究竟怎么讀分數……等等。這些細節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上都會經常出現有的我有所注意,有的我根本就沒放在心上。讀了華老師的這些隨筆,對我太有啟發了。是的,教育就是要從小細節方面入手,小的不注意,大的即使注意了,對一個教育者的進步來說,也不會有特別大的作用。
華老師在課堂上的成功,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來自于他在課前的慎思。如在“角的度量”一課,他思考能否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用處,經過多天的搜尋、比較、思考,他設計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配玻璃的情境,但與同組老師討論后又否定了這一情境,最終經過反復思考后創設了三個滑梯的設計,這個設計既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必要性,又縮短了數學教材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同時,華老師也十分注重課后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反思后的再實踐。學生的一個錯、一句話,教師在課堂上一個不經意的行為都會讓他思考良久。正是他這種課前、課中和課后不斷思索的精神,才成就了現在這個在課堂中游刃有余,讓無數教師佩服,讓無數學生喜歡的華老師。
《我就是數學》是一本好書,它以生動地形式教給了我一種教學理念,教會了我一種教學方法,讓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無窮。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9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數學家的故事》,講述了許多數學名人的故事。比如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關于祖沖之的故事。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對圓周率的計算得出了非常精確的.結果。這篇文章講的是祖沖之經過很長時間的編寫,終于寫成了《大明歷》,他上書皇帝,請求頒布實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歷法的寵臣戴法興進行審查。但是戴法興思想保守,是個腐朽勢力的衛道士,他極力反對新歷法。面對戴法興的刁難、攻擊,祖沖之寸步不讓,和他唇槍舌劍的辯論。最終,《大明歷》沒有通過,后來在祖沖之去世后10年,《大明歷》才頒布實行。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對祖沖之堅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為他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堅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堅持”兩個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許多人,有文化名人、愛國將士,和我身邊的同學。記得,媽媽告訴我,她經常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工作到深夜,不顧身體的疲勞,堅持著把事情做好,然后才會安心入睡。
讀《數學家的故事》讓我更加喜歡數學,更讓我懂得了許多。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10
原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有這么大的用處:在《智斗蜘蛛精》里,八戒被4個女妖圍在了中間他得先打死頭兒蜘蛛精但他不知道她變換以后的位置,然而數學觀察到了:位置是按順時針方向轉動的,每變4次又回到原來的位置,根據這個規律能列出一個除法算式:(變陣的次數=n)n÷4=□…□這個余數是幾,就是幾號位置。
還有一次在《悟空戲獼猴》那一集里,1~66報數,(以一、二、一、二的順序報凡是報以的都有可能是自己,直到最后那個才是自己,不過悟空讓數學猴不能報數)悟空要數學猴一次把自己指出來數學猴馬上就說:“64號,你是悟空,你出來吧。”原來他是這樣想的:有五只羊,9只羊一排,最后留下的一定是8號他的規律是2,4=2×2,8=2×2×2……對于66來說,具有最大特點的數就是64因為64=2×2×2×2×2結果這才找出了孫悟空。
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數學,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11
一縷輕柔的月光透過窗戶,撒在書桌上。已經夜晚十點了,外面已一片寂靜,我看著《趣味數學》,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雜志我已經訂閱了2年了,這本書里有許多數學難題和有趣的故事。難題有相遇問題、盈虧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濃度問題……而且字字幽默風趣,方法巧妙。不過你可不要小看這些故事,因為往往難題就躲在其中。當然,它還會給你介紹各種數學名人,如律師費馬,有了他的費馬大定理,就有解開謎底的懷爾斯,當然“數學王子”高斯也在其中……最后,書里就是有能讓你開懷大笑的笑話啰。就像“小靜啊,如果你能完成這個科研項目,我就跟學校申請把你的.名字掛在學校圖書館墻上!半年后,圖書館墻上掛上了一個大大的"靜"字?!边@樣短短幾句話,就能逗得你哈哈大笑。
我最喜歡的就是書里的“超級糾錯本”,因為它把大家所有易錯和很難的題目拿出來,告訴你陷阱在哪里,并告訴你解決方式,讓你弄懂這類題目,避免掉進“坑”里。
每道題目我都會嘗試,不過都要掌握技巧,《趣味數學》就是那把鑰匙,大家也去看看這本書吧!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12
親愛的朋友們,眾所周知,楊紅櫻寫的《馬小跳玩數學》這一套書是很著名、很有趣、很好看的書。楊紅櫻本人也是中國非常著名的女作家,我們受看的《笑貓日記》等也是她寫的。
只要翻到這本書的第一頁,你就會開門見山地看到這本書的主要簡介,書中主角和配角會告訴你數學對他們的好處,再往里翻,書中的許許多多故事是按語文作文的格式來寫的數學文章。文章不僅寫得非常好,故事情節也令我很感興趣,并且還蘊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這書大部分都把許多數學知識入到“解題密碼”里,只把答案的數學信息露在文中,我覺得這種故事的寫法非常引人入勝,因為這讓我獲得了許多思考空間。我受這本書數學知識的耳濡目染,從而知道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
這么多且復雜的故事,可作者卻將許許多多的故事有條不紊地排列著,進行分類,每隔一類就做個“標志”“數學嘉年華”,難度系數由易至難……
數學系,正華羅庚所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數學?!笔堑模矣X得《馬小跳玩數學》是個非常好的例子,它使我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數學系高手,開拓了我的`數學知識,激發了我的數學思維,尤其是4年級版,4年級正是準備考初中開始的時候,它鞏固了前三個年級的數學知識,為后兩個年級的數學知識而做準備。
親愛的朋友們,這本書對我喜歡上數學,提高學習成績影響很大,對你們肯定也有同樣的幫助,快來看看吧!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13
在這一個暑假里我閱讀了《數學星球》這一本書,這本書寫了許多關于數學的知識,現在由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讀后感。
這本書有四個部分,分別是《一千零一種數數的方法》、《數學天天見》、《數學魔法》、《數學的.語言與奇跡》四大內容。
現在我分享一下我的感想:比如英國人不用米作單位,他們的尺寸是碼、英里、英尺等。一碼等于3英寸,既是91.44厘米。1英里等于1760英尺,1英尺等于1609千米。我寫這個的原因是我很好奇以前不知道有這種單位?,F在知道了原來不同國家用的單位可能都不一樣。
讀了這本書后讓我進一步了解了數學的樂趣。比如數學應用在建筑上,確保建筑的精準及平衡。比如埃菲爾鐵塔,將10000噸重量分配在4個柱子上,即每一個柱子2500噸,也就是是每個斜樤各自承擔625噸,結果每個只有承擔3~4公斤。這充分所明了數學的重要性,只要能利用好數學就會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51336.com 合同幫幫網】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不知道的新鮮事,數學真是門神奇的科學,它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無處不在。比如:建橋、建房等等……以后我要加大閱讀量來提升自己對數學的見解。我要認真學習數學,學好數學武裝好自己,讓自己成為國家可用之才。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14
讀過《數學大世界》這本書,這本書主要寫在數學上易錯的題和數學學的'很好的人,還有考題。
這本書第一頁還有富含深刻道理的故事。比如:書上空瓶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吹自擂的人往往腦袋空空,是會被人嘲笑的。我們一定要踏踏實實,努力學習。還有科學家法拉第的故事。他們一家人一個星期只能吃一個長面包。法拉第量了一下長度是42厘米。我想,這面包分配在7天吃,也就是一天吃42÷7=6厘米長的面包。法拉第又找來白紙,把面包放在白紙上,在白紙上畫了13條距離相等的線條。早晚各吃一片,一周正好吃完。我又想為什么不畫14條線條呢?我又仔細一寫想,?。∪绻?4條,那一切,就是15片,15÷7=2(片)……1(片),條件是一周正好吃完,切14條,15片一天吃2片還剩1片,不符合條件,所以不畫14條。我又一想:一天吃2片,那么1片就是6÷2=3厘米……
我讀了《數學大世界》這本書,增長了好多知識呢!
數學魔鬼讀后感 篇15
這些天,我讀了《數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收獲頗多,讓我認識了許多在數學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數學家,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意大利著名數學家伽利略。
伽利略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他家境貧困,但他十分熱愛數學,可是他的父母并不支持他,想讓他從醫,希望能夠改善當時的`貧困生活,但是伽利略堅信自己的信念,通過多次試驗,不斷創新,最終征服了大家,而且征服了全世界,發明了天平,發現了慣性定律,研制出了溫度計天文望遠鏡等等。
數學是奇妙的,數學需要多次實驗,認真思考,多去創新,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也不放棄,特別是他當時挑戰亞里士多德,撼動了千百年來不可動搖的物理學基礎,最終成為成功者。
從伽利略身上,我發現了我們只有勤奮好學,不恥下問,在學習的道路上,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而是要埋頭苦學,取得一點成績時,更不能沾沾自喜。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以前我對數學理解就是枯燥無味,總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而讀了這本書,我一下子明白了數學的有趣性,把實際生活與數學問題有機結合起來也是蠻有趣的,特別是在學習第二章《位置》,我可以以我家為原點,大致估算出不同地方的坐標。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多思考,多動腦,多創新!
- 節日祝福網小編為您推薦數學魔鬼讀后感專題,歡迎訪問:數學魔鬼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