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安觀后感
游西安觀后感(熱門7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游西安觀后感 篇1
這次旅行,選擇去山區,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放棄了三個農村活動,所以我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農村,無論如何,我也順便說一句。
我來到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的一個小村莊,發現這里的孩子們都很認真、淳樸、善良。這里清澈的泉水養育了這些可愛的孩子,我們真誠的眼神震撼了我。我聽說他們每天5點起床,然后為了趕校車,因為在這里,因為之前的地震,所以學校搬走了,搬到了一個離他們有的人xx在緊張的工作中,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能行千里,勝讀萬卷書,異地旅游,開闊了老師的視野,增加了知識。尤其是文科老師,補償了他們平時的無知,增加了他們的見解。
老師們不僅欣賞了祖國的`大河大山,還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上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學校集體旅游還增加了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之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在神農架潺潺的溪流旁,在長白山茂密的林蔭小道上,在青海湖浩瀚的湖邊...教師們促膝談心,消除了平時的誤會和隔閡,增強了團結。
學校集體旅游有很多好處,但在那個時代,上述禁止旅行。有政策,有對策,我告訴上級,我們不是旅行,而是出去調查。只要沒有問題,上面就睜開眼睛,閉上眼睛。
在過去的十年里,我主要組織教師參觀祖國的自然景觀,尤其是我不容易去的地方。當人們不太了解張家界和九寨溝在哪里時,我帶他們去了。張家界和九寨溝剛剛開發出來,所以我們很幸運能在天子山和樹正住一晚。這真是一種神仙的感覺。到目前為止,老師們仍然談論它。
游西安觀后感 篇2
秋天的一個下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所有的六年級學生都參觀了歷史悠久的陜西省歷史博物館。這里參觀的人太多了!川流不息。
在博物館前的廣場上,有樹,鮮花盛開,芳香撲鼻。我們迫不及待地進入一樓大堂,直接進入展廳。我看到了很多古代使用的錢幣和陶器,從商代到清代各有不同的`特點。那些硬幣形狀很特別,有的像貝殼;有些像鐮刀;其他人就像粉絲。仿佛行走在遙遠的青銅時代。
二樓,很刺眼。那些陶碗、陶牛、陶羊,還有石矛、石斧、石盾,一下子把我帶到了“鉆木取火”的時代,仿佛和我們的祖先一起與大自然進行了頑強的斗爭。
然后,我們參觀了其他展廳,看了各種金銀玉器。這些東西雖然老了,但依然耀眼奪目。我很驚訝古人有如此高超的技藝。
印象最深的是神奇的灌壺,真的是做工非常棒。倒置的水壺雖然有水壺的形狀,但是壺蓋和壺體是一體的,不可能像普通水壺那樣從口中注水。原來這種鍋的底部有個小洞。用的時候可以把鍋倒過來注水,所以叫倒過來。注水時,水不會從口中流出;加水后,將水壺放直,以免漏水。
這一刻,我仿佛穿越了不同朝代,領略了當時的文明與智慧。我為我們文明燦爛的古老國家感到無比自豪!
游西安觀后感 篇3
最近我以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身份在西安事變紀念館進行了學習,學習后感受頗深!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西安事變是一件大事,蔣介石作為當時最有實力的人物被扣押,生死在一線之間。根據在紀念館里看到的史料,1936年12月12日蔣介石在臨潼華清池五間廳休息華清池距離西安古城約30公里,凌晨聽到槍聲約30名蔣的衛士被打死,在衛士的幫助下先是跳窗,然后翻墻,最后往驪山上跑。在張學良部隊搜山中,蔣介石的衛士被擊斃,蔣介石躲在一塊大石頭后,被士兵發現捕獲。
張學良為什么要發動兵諫,現在大概反推他當時的所思所想。中央紅軍長征后來到了陜北,蔣介石認為紅軍已是強弩之末,命令張學良加緊“剿共”。張學良當初并不是沒有“剿共”,只是紅軍的戰斗力超過了他的想象。
1935年8、9月間,張學良以“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之職,率領東北軍主力來到陜甘,參加國民政府軍隊對陜甘紅軍發動的第三次圍剿。10月1日和12日,剛剛合編組成的紅十五軍團,在勞山和榆林橋兩次戰斗中,消滅了東北軍第六十七軍一師有余,致使積極“剿共”的張學良產生“慎戰”的思想。11月23至24日,長征到達陜北的中共中央指揮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在陜北直羅鎮的戰斗,更是殲滅東北軍第五十七軍第一o九師全部師長牛元峰被打死及一o六師的一個團。東北軍三戰失敗,損兵折將,將士產生不愿“剿共”的情緒。張學良請求撫恤死難將士受到冷遇、譏諷及部隊番號的取消,都極大地打擊了張學良“先剿共、再抗日”的信心。
蔣介石也要求楊虎城要積極“剿共”,但楊虎城知道紅軍的戰斗力。
1934年12月,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之名義北上抗日的'紅二十五軍,經過戰略轉移進入陜南,至1935年7月離開。期間,紅二十五軍于1935年1月5日、2月1日和2月5日,在秦嶺山區的葛牌鎮、蔡玉窯、文公嶺三次戰斗,殲滅楊虎城第十七路軍第126旅5個多營兵力。隨后,又于3月10日在洋縣石塔寺打垮楊虎城部警備第二旅,擊傷旅長張飛生。4月9日的九間房、7月2日的袁家溝口戰斗,分別殲滅楊虎城部警備第三旅大部和警備第一旅,俘旅長張漢民、唐嗣桐。紅二十五軍在秦嶺山區重創楊虎城部的戰斗,給楊虎城第十七路軍中一些主張推行“剿共”政策的將領以沉重打擊,使楊虎城十七路軍執行蔣介石“剿共”政策的意志發生了動搖。楊虎城對紅軍有了新的認識。
1936年,在民眾抗日情緒高漲時,身為軍人的張學良、楊虎城多次勸說蔣介石停止內戰,張學良勸說時痛哭流涕,但都沒有效果。蔣介石最后說,要么東北軍和十七路軍讓出來,中央軍過來,要么你們就去“剿共”。張學良已沒有了退路,最后和楊虎城將軍發動了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了54年,楊虎城將軍全家在建國前被蔣介石殺害,結局讓人唏噓!
西安事變紀念館是當時張學良的公館,張學良、趙四小姐還有他們的孩子住在里面,里面有三幢小樓,周恩來同志當時臨時住在靠最里面的一幢小樓里。宋美齡、周恩來、張學良在張學良住的小樓里商量和平解決事變的方案。
游西安觀后感 篇4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余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青瓷,會稽古銅鏡和湖州古銅鏡;明清浙籍書畫家的作品等,均為聞名遐邇的文化瑰寶。
浙江省博物館舊館址的一部分為江南著名藏書樓文瀾閣。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占地面積20400平方米,博物館里有幾個場館,分別是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工藝館、禮品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家具館、精品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筑和連廊組合而成,構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以長廊逶迤相連,掩映于湖光山色間,成為天堂杭州一處耀眼的文化新景點。
浙江省博物館舊名西湖博物館,1931年更名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改稱浙江省博物館。該館原設歷史文化和自然科學兩大業務部門,1980年分出歷史部文物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學部,成立浙江省自然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有關數據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十萬余件,其中一級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超多的古今書畫。不久我們參觀完了,便回家了。
游西安觀后感 篇5
渭河正陽大橋項目人員參觀西安事變紀念館(張學良公館),公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建國路69號,大門開在北墻正中,四周筑砌青磚圍墻,公館整體布局分兩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西排列的三座三層磚木結構灰色西式樓房(東樓、中樓、西樓),對面一排平房是張學良將軍的生平陳列館和史實陳列館。
東樓是機關樓,是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葉劍英、李克龍、泰邦憲(博古)等愛國將領曾居住過的地方;中樓一樓是客廳、會議室,二樓是公館機要秘書、公館侍衛副官辦公及衛士住所之地;西樓是張學良及其眷屬居室;三棟大樓靜靜地矗立著,像是在守望著主人的歸來,這種安詳的氛圍令人不禁肅然起敬。
西安事變,又被稱為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極抗日、積極的蔣介石,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迫使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基本國策,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以粉碎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親日派的陰謀,促成國共合作,團結抗日。
通過此次參觀教育大家深受教育,紛紛表示要以本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弘揚實事求是、甘于奉獻的優良傳統,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
游西安觀后感 篇6
走進西安事變紀念館,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風云變幻的年代。
紀念館內的陳列豐富而詳實,每一個展品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從張學良、楊虎城將軍的生平事跡到西安事變的具體經過,從當時的政治局勢到社會背景,無一不讓人對那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看著那些老舊的照片和文物,我仿佛看到了兩位將軍在艱難抉擇中的堅定信念,看到了他們為了民族大義不惜一切的勇氣。
西安事變的.發生,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在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國家民族危在旦夕的時刻,張學良、楊虎城將軍以非凡的魄力和勇氣,果斷采取行動,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他們的壯舉,不僅體現了他們個人的愛國情懷,更代表了整個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在參觀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責任。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苦難與奮斗。西安事變告訴我們,只有團結一心,才能戰勝困難;只有堅定信念,才能實現理想。我們應該以史為鑒,不斷激勵自己,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拼搏。
同時,西安事變紀念館也是一座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它讓我們更加直觀地了解歷史,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我們應該帶著這份熱情,積極投身到國家建設中去,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總之,參觀西安事變紀念館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它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為國家、為民族奮斗的決心。
游西安觀后感 篇7
我用了兩天的時間把30多集的電視連續劇<西安事變>給看完了,真是感慨頗多??!以前在歷史書中看到有關西安事變的文字十分有限,而通過這次觀看電視劇<西安事變>之后,對西安事變的整個經過有了一個詳細,深入的了解。從這次事變中我更加對張學良的深明大義,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感到欽佩,而對蔣介石的`老奸巨滑,言而無信而所不恥。
也對愛國將士張學良將軍的悲慘遭遇(被幽禁了55年)所同情,這樣一名愛國將士竟然遭到如此待遇,真是太不公平了。雖然張學良將士已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對我們中華民族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我們永遠都懷念這位愛國將士,民族英雄!相信他將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
更多精彩的游西安觀后感,歡迎繼續瀏覽:游西安觀后感
相關推薦
更多>-
游黃山觀后感(匯集10篇) 游黃山觀后感 篇1寒假,我在網上看了一遍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吹健吧嗉狻保氡乇囟ㄊ钦故靖鞯孛朗?,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著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腌篤鮮...
-
霹靂觀后感(熱門二篇) 霹靂觀后感 篇1《士兵突擊》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視劇,里面的男一號是一個傻得可愛的士兵,他的名字叫——許三多??催^這部電視劇的人,無不被許三多的成長經歷所感動。在電視劇的前段,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恐怕是許三多的那句“俺爹說,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倍嗝磫渭?,多么質樸的一句...
- 亞馬遜觀后感(熱門6篇)02-07
- 少帥觀后感(錦集7篇)02-10
- 清西陵觀后感(熱門3篇)02-17
- 年會觀后感01-10
- 鷸觀后感(合集8篇)02-21
- 拯救觀后感(分享五篇)02-11
- 衣服觀后感(系列十六篇)02-28
- 卡門觀后感(精品9篇)01-16
- 游西安觀后感(熱門7篇)03-20
- 游黃山觀后感(匯集10篇)01-07
- 年會觀后感01-10
- 參觀法庭觀后感03-13
- 后天的觀后感02-14
高考鼓勵的話(分享二篇)03-20
- 對師生的元旦祝福語(熱門64句)03-20
- 公開演講的技巧演講稿(匯集8篇)03-20
- 補考休學申請書(推薦十四篇)03-20
- 2025默默祝福朋友生日的句子(優選81句)03-20
- 五一到了的祝福語(范文85句)03-20
- 最新西安觀后感十五篇03-20
- 光亮樹讀后感(收藏17篇)03-20
- 西安觀后感(匯總十一篇)03-20
- 2025工作總結的格式(匯集十二篇)03-20
- ????? ??-??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