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讀后感
發表時間:2025-05-212025春聯讀后感。
春聯讀后感 篇1
春聯,又叫作"對聯",它是每年春節的重要標志。表達了人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爺爺每年過春節的時候都要去給別人寫春聯,他所到之處,人們都非常喜歡他寫的春聯。爺爺的春聯不僅字寫得瀟灑漂亮,而且寓意很到位。前幾天他還去了臨潼的一個貧困小村莊,幫那里的`每家每戶都寫了春聯,鄉親們都非常感激他。
今天我跟爺爺到人人樂去寫春聯,我太開心了。
只見爺爺兩腿岔開,握住筆,用懸肘的方法寫著蒼勁有力的大字。爺爺說:“寫春聯要流暢,不要斷斷續續,這樣才可以讓字看著更美觀?!闭f完,爺爺讓我寫了一幅,我按照爺爺給我說的要求嚴格去做,字變得非常好看。原來,爺爺寫毛筆字也有方法呀!我真佩服爺爺。
爺爺還說,寫字不僅要有方法,還要靠勤奮的練習,光有天賦也不行。有耕耘,才能收獲!爺爺寫毛筆字已經堅持了幾十年了,不然他是寫不出這么好看的字的。爺爺一直孜孜不倦地練字。他經常五點就起來,拿起筆,龍飛鳳舞的寫起來。
我要向爺爺學習,努力練好毛筆字!以后每年春節也要去寫春聯。
今天,我收獲滿滿,自己不光毛筆字進步了,而且我寫的春聯也可以貼到門上去了!
春聯讀后感 篇2
春節到來之際,街上車水馬龍,張燈結彩。家里闔家歡樂,其樂融融,在除夕這一天人們的活動,更是豐富多彩,不一而足。
清晨,曚昽的東方如魚肚吐白,一輪紅日逐漸升起。家鄉的人們早已開始忙忙碌碌地準備除夕的年夜飯了。街上的道路已有人給它們換了“盛裝”,干凈的路面,鮮紅亮麗的紅燈籠高高地懸掛在蒼勁挺拔的樹桿上……小院里,家人們也忙得不可開交。媽媽、奶奶、堂姐負責做午飯;堂哥、姐夫負責灑掃庭院;而我和爸爸、爺爺負責貼春聯。爸爸將少許面粉做成漿糊,爺爺把一幅幅寫好的對聯,精心地對折、裁剪、擺放,那動作就像身經百戰的水手使舵一般,熟練自如,一絲不茍。爸爸和爺爺整理完畢后,我催促他們和我一起去貼對聯。
春聯看似平常,卻蘊含著人類歷史的奧秘。春聯很有講究,字體是又黑又粗的仿宋體,主體色是紅色,紅色代表吉祥、安康。但是,傳說在以前春聯可不是為了圖個喜慶,而是說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專吃小孩,人們為了嚇跑它,就在它來的.那一天放鞭炮、貼春聯……
爸爸在上聯的后面均勻地涂抹上漿糊,隨即貼在了右邊?!鞍职郑下摓槭裁匆N在右邊呢?”“這就是古人的文化呀。因為古人讀文字一般是從右往左的,所以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p>
貼好了春聯,以示慶祝,爸爸還放了鞭炮,貼春聯便是新年這首歡快曲子的前奏。村莊里那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激起人們的快樂,那紅色的春聯縈繞在我的心頭,帶來的只有那揮之不去的幸福!
春聯讀后感 篇3
新年快樂,大街小巷都洋溢著一種濃濃的喜慶氣氛:買衣服、貼春聯、辦年貨……我家也不例外。這天,我和爸爸從外面買來了春聯。
爸爸搬來椅子,正要貼上對聯,媽媽就叫道:“哎,你看這‘陽春燕舞,華夏龍興’適用家居嗎?還有,四字聯太短,我們家門柱長,得買七字聯?!卑职忠娬f得有道理,就返回街上換了一幅家居用的春聯。
爸爸一進門,媽媽就迫不及待地展開春聯,念道:“歲歲平安永吉祥,年年順景皆如意。”爸爸皺了皺眉頭,說:“不對,好象‘年年順景皆如意’才是上聯。”爸爸邊說邊揣摩對聯的意思。媽媽反駁道:“應是先‘吉祥’,然后才各事‘如意’?!薄?/p>
正當爸媽辯得難解難分時,我插上嘴說:“書上介紹過判斷上下聯的知識,分清上下聯主要看最后一個字的讀音,普通話里的.陰平聲和陽平聲為‘平’聲,上 聲去聲為‘仄’聲。對聯中最后一個字念‘仄’聲的是上聯,‘年年順景皆如意’,中的‘意’字,就是‘仄’聲,所以是上聯;對聯中最后一個字念‘平’聲的是 下聯,‘歲歲平安永吉祥’中的‘祥’字是‘平’聲,便是下聯?!卑职謰寢屄犃?,點點頭。
“上聯該貼右側”“不,上聯該貼左側……”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爸爸媽媽又為上聯該貼在大門的哪一側爭辯起來。這時,鄰居的老爺爺走過來,勸阻 了爸媽的爭執,胸有成竹地說:“古人寫字是豎行的,從右往左一豎行一豎行地寫,你們注意到‘文光塔’三個字嗎?我們面對文光塔,就可看見‘文光塔’三個字 是從右往左寫的,上下聯的順序也一樣。我們面對大門時,上聯就是貼在門柱的右邊,也就是貼對聯者的右手邊,下聯則相反。你們明白了嗎?”
聽了老爺的講解,我們恍然大悟。我想:對聯居然還有這么名堂。看來,生活處處有學問,可得多留意學習呀!
根據家居特點選春聯,確定上、下聯,分清上、下聯該各貼門哪一側,小作者抓住這三方面的知識,編出了“我”家挑春聯、貼春聯的一波三折的故事進行巧妙的介紹,情節合理、自然、連貫,文中人物呼之欲出,尤妙在結尾點明中心:生活處處有學問,認真學習增才能。
春聯讀后感 篇4
今天我們學習了《春聯》這篇課文,讓我更了解了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起源于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據《宋史middot;蜀世家gt;記載后蜀主孟放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期F工,自命筆題云:lsquo;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rsquo;,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年年把春聯刻在桃木上,總把新桃換舊符終究麻煩,于是智慧的市井人便在形式上加以創新,直接把象征吉樣喜慶的春聯寫在紅紙上。熱烈洋溢的中國紅、飄逸賓秀的書法、吉利喜慶的語句,et廈著濃濃的喜慶氛圍,形成一種獨特的春聯文化。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百節之首。在中國的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流傳最廣的習俗就是貼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年大年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鮮艷,表達一家一戶對新年的美好愿望。
他們在地上鋪一層塑料薄膜或彩布條,把春聯樣品都平鋪展開,壓上仍桿或擎上一道道細繩加以固定,以防凜別的冬風叫器時刮壞或刮走。一幅幅寬窄不一的鮮紅對聯在冬日的陽光下稻熔生輝,招招搖搖地閃著光芒,讓人眼花繚亂。目光上移,攤位上方橫拉著的繩子上,掛著千樣百福、連年有余、金童玉女、福字例立和一些象征著喜慶吉祥的擯紛卡通等,把春聯賦予五彩續紛、絢麗多姿的形式。還有那火紅的鯉魚、中國結等飾物的紅絲穩在風中牽動著主體,悠悠蕩蕩,舞動著紅火,招展著吉祥,醉倒了年味的男芬。
如今這滿街的紅春聯浸潤了溫暖時光,把我的思緒拽回到童年的溫屠里。在我的記憶里,爺爺是一位樂觀向上的慈善老人。
那時候的春聯都是手寫體比每年臘月初十過后,他便開始忙活著備年貨,買紅紙、毛筆和墨汁。
我們小村里,只有我的一位教書的遠房堂叔的毛筆字能叫得響,村里家家戶戶的春聯大都是出自于他的手中。每年一放寒假
他便忙活起來。把送過去的紅紙按照送去的時間順序來寫,很多時候要等上好多天。爺爺漢文化,凡事不愿意求人。他認為父親有文化再加上我們姊妹幾個都是學生,像寫春聯這樣的事情,不該再夫麻煩別人。他見了父親就遇著他寫春聯,父親的鋼筆字剛勁飄逸,可我從來
沒有見他提起過毛筆寫字。面對爺爺的要求,他總是推說自己忙或是遠遠地躲開。于是爺爺便讓組組來寫,姐姐也推托著溜開了。
那年我只有十歲,讀三年級。少年膽大亦如虎,寫就寫,我伯什么2于是我以捏鉛筆的姿勢捏著毛筆,對照著爺爺從集市上買來的年歷本上的春聯,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把春聯抄寫在爺爺為我備好的紅紙上。
望著我涂抹在紅紙上的墨跡,嗅著濃濃的墨香,不識字的爺爺翅曲/字胡,笑得合不攏嘴,連連點著頭說:中!中!這就自我寫的春聯肪到門上之后,只要是識字的人,無論誰看了,都要向是誰寫No不認識我的人。有的還專門讓家人把我喊出來,看看我是mdash;個怎樣的小姑娘,然后笑著地鼓勵我以后要好好寫字。如今我又寫了三十年的字,卻斷然沒有童年時那種敢寫春聯以后爺爺就再也不提讓我寫害聯的事了,而是早早地買好筆墨紙張送給堂敘耐心地等待。
自我有記憶以來。貼春聯仿佛就是爺爺的專利。三十那天早早地吃過早飯,奶奶用白面熬制出稀稠適中的漿糊,在等漿
糊降溫的過程中,爺爺把上一年留在門上的舊春聯揭掉,再用濕布把門擦干凈,接著用刷子把冷涼了的漿糊均勻地涂抹在門上,繼而把春聯貼正,然后用于毛巾從中間開始向四周慢慢地把氣泡趕出。這樣爺爺貼出來的春聯既乎整又美觀。
爺爺不識字,貼春聯時分不清上下聯,他總是讓我給他指揮著貼。我十一歲那年,當我們貼到只剽下一幅寫有槽頭興旺的豎幅時,我理解不了槽頭的含義,再加上有小伙伴急等著我出去玩,我又不愿意為此而去查字典來浪費時間。于是我就指揮著爺爺把那幅春聯貼到壓水井上。
幸虧父親及時趕到,一進門就看到槽頭興旺貼在壓水井上,于是父親小心翼翼地把那幅還沒粘牢的春聯揭下來,貼在牛屋的柱子上。避免了讓我再mdash;次落得貽笑大方的后息。這關于爺爺、我和春聯的故事一晃就走過了三十年的過服云煙,如今又將到貼春聯時,爺爺卻被一層薄薄的黃土阻斷了回家貼春聯的路。然而,那留在我的記億里的溫肇,讓我永遠留戀。
春聯讀后感 篇5
過年了,震耳的爆竹聲在外面響起來了,絢麗的禮花在天空中綻放起來了,紅彤彤的大燈籠在大街上掛起來了……
我們家里也年味十足:外婆正在為年夜飯“掌勺”;外公正在整理置辦回來的年貨;爸爸正要把我們家打掃得干干凈凈;媽媽也在收拾每個人的新衣……雖然我小,但是我也應該為我家做一點小小的貢獻。還是拿出我的獨門絕技——書法,寫一幅喜氣洋洋的春聯吧!
寫什么呢?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來。要貼一年呢,得為我們家討個好彩頭。網上一搜,那么多匠心獨具的春聯!我精心挑選了一幅我最喜歡的春聯:“虎去威猶在,兔來運更昌?!边@個詞好,很貼切,讓全家新年更有好兆頭。把筆、墨、裁好的紅紙一起放在桌子上,書寫進行時正式開始。畢竟是第一次給自己家寫春聯,心情有一點兒緊張,拿著毛筆的手不停顫抖著,好容易才在紅紙上寫下整幅字的第一畫。我一筆一劃地在紅紙上揮毫潑墨,生怕有一丁點兒差錯,影響了整幅字的質量。每寫完一行,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把前面的字墊起來,讓它們慢慢陰干,不被蹭著。寫完了最后一個字,看起來寫得還不錯,剛要把我的“大作”展示給家人看,粗心的我這時才發現,原來寫好之后沒有把毛筆擺好,結果毛筆就不聽使喚地在我的大作上畫了一個明顯的污點。春聯上只要有一點瑕疵,那么這幅春聯就不完美了,這怎么行?重寫!
這回我非常細心地又寫了一幅新的春聯,這第二幅春聯果然大功告成,筆法更加到位。全家人全都圍過來,看著我的春聯,不停地夸獎我。爸爸說:“來,我放鞭炮,你貼春聯。過年嘍,有了兒子的'這幅春聯,我們的家更漂亮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望著我的還散發著墨香的“大作”,心中十分歡喜。細細一想,家是溫暖的港灣,我們應該愛自己的家,我也用行動證明了它。
春聯讀后感 篇6
《我和春聯》是當代作家黎汝清寫的一篇散文,文中他回憶了童年時對對聯的喜愛和收集,以及對聯對他人生道路的影響。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猜謎語,激興趣
上課之前,我用猜謎語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知不覺進入了課文的學習之中。
二、初讀文,重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依靠學生自己的力量掃除字詞障礙,再通過多層次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和理解課文內容。
三、品文本,明其義。
出示中心問題:“春聯是怎樣融入作者的童年生活的”?學生小組合作品讀重點語段,交流感悟,再通過品讀文中的對聯,明其含義及特點。接著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在這一環節中,我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有扶有放,精心點撥,不斷強化情趣的效能,促進師生感情上的融通;不斷強化讀中感悟的功能,促進語言的深入理解。
總之,我努力在課堂上真正體現人本思想,真正把學生看作“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同時,優美而富有激情的過渡語,催生著情感,喚醒著情感,豐富著情感,奔騰著生命的活力。同時,它也使這節課承載著厚重的文化積累,蓄積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春聯讀后感 篇7
今天,我預習了《春聯》一課,在這篇課文中,我最喜歡的一聯就是“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通過,聯中的'“舒眉”和“開口”這兩個詞,把不會動的柳和桃寫得生動了起來。
從“綠柳”和“紅桃”二詞中,我不僅知道了這一聯是描寫春景,我還知道了春天,是個五彩繽紛、美麗的季節。
同時,“辭舊歲”和“賀新年”這兩個詞,還讓我聯想到了王安石的一首詩《元旦》: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通過學習這幅對聯,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濃濃的文化氣息。
春聯讀后感 篇8
今天,小語脫產班第2組成員在許梅老師的組織下,邀請實驗小學王仁元老師和雙語小學胡云虹老師作指導,來到馬鞍鎮中心小學聽我的一節語文課。在聽完語文課后,許老師、王老師、胡老師分別作了點評和指導。結合他們的點評和指導,我也作了一些教學反思。
①導入部分用“春節”的話題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很能調動課堂的氣氛,也能很自然地過度到本文的課題《春聯》。
②字詞教學比較扎實,老師能手把手地教學生來寫字很難得,注意了生字的讀音和容易寫錯的字。但教學時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哪些生字需要注意。
③課文的過度上很有創新,通過幫老師選春聯,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走進文本。但這僅僅屬于表面,并不能讓學生真正地去理解春聯所描繪的內容。應該讓學生充分的理解、感悟四副春聯。
④通過幫老師整理春聯時來引出春聯講究“對仗”,很新穎。但重點應該放在讀上,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春聯的“對仗”。
⑤關注學生,切實為學生的發展而考慮。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應耐心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一位學生在讀“浪漫”時,前后鼻音分不清時,老師能耐心地、熱情地請別的同學來幫她、糾正她,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對這個學生今后都會產生很深的影響。
⑥教學時,班級學生氣氛高漲、大方,這時老師也應該更大方、更能放得開。
以上是我對《春聯》這節課的一些反思,望以后能更加注重對文本的理解、對語言的品味,使語文課更有“語文味”。
春聯讀后感 篇9
今天就是除夕了,家家戶戶都忙著張貼大紅春聯,給春節增添了不少歡樂祥和的氣氛。春聯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我曾聽老師介紹過:一幅好的聯最講究對仗,上下聯不僅字數相等,而且詞類;動中有靜,詩中有畫;觀聯知人,賞聯知心……趁著大家都把新一年的春聯都帖上了門,我和妹妹也出門去品品春聯。
剛走出門口,我就注意到了一副對聯,它的字體遒勁有力,是這樣寫的: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我搶先說道:“看這副對聯,‘興隆’對‘三江’它們對仗工整,詞義相近,不愧是幅好對聯呀!”妹妹也有新發現,她搖頭晃腦著說:“我還發現這家主人一定是經商的,他肯定是希望自己能在新年里生意興隆,所以才寫了這樣一幅對聯!”我聽了妹妹的見解,忍不住贊同地點點頭。
再往前走,我們又發現了一幅不一樣的春聯: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這次妹妹趕在我前頭說:“這副對聯是通過植物來慶賀‘春回大地,福滿人間’的。簡單明了,人們看了也舒服。”妹妹講得頭頭是道,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再看這副:居家守業財如山,利貫全城第一家。我和妹妹一致認為:這家人也太貪了吧!人們都是只求實際,而他卻想要金山銀山,真是自私,而且一點兒也不對仗,根本算不上是一副對聯。
走過一戶又一戶,看了一副又一副。我們覺得最好的還是這一副:“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它歌頌了勞動人民幸福美女的生活,表達了一戶普通人家不貪圖幻想的'可敬精神。
這次品聯活動,讓我們增長了春聯知識,了解了不同的人心,真是一個很棒的收獲呀!
春聯讀后感 篇10
今天我們學習了《春聯》這篇課文,讓我更了解了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起源于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據《宋史·蜀世家>記載后蜀主孟放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耙云贔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年年把春聯刻在桃木上,“總把新桃換舊符“終究麻煩,于是智慧的市井人便在形式上加以創新,直接把象征吉樣喜慶的春聯寫在紅紙上。熱烈洋溢的中國紅、飄逸賓秀的書法、吉利喜慶的語句,et廈著濃濃的喜慶氛圍,形成一種獨特的`春聯文化。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百節之首”。在中國的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流傳最廣的習俗就是貼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年大年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鮮艷,表達一家一戶對新年的美好愿望。
他們在地上鋪一層塑料薄膜或彩布條,把春聯樣品都平鋪展開,壓上仍桿或擎上一道道細繩加以固定,以防凜別的冬風叫器時刮壞或刮走。一幅幅寬窄不一的鮮紅對聯在冬日的陽光下稻熔生輝,招招搖搖地閃著光芒,讓人眼花繚亂。目光上移,攤位上方橫拉著的繩子上,掛著千樣百福、連年有余、金童玉女、福字例立和一些象征著喜慶吉祥的擯紛卡通等,把春聯賦予五彩續紛、絢麗多姿的形式。還有那火紅的鯉魚、中國結等飾物的紅絲穩在風中牽動著主體,悠悠蕩蕩,舞動著紅火,招展著吉祥,醉倒了年味的男芬。
如今這滿街的紅春聯浸潤了溫暖時光,把我的思緒拽回到童年的溫屠里。在我的記憶里,爺爺是一位樂觀向上的慈善老人。
那時候的春聯都是手寫體比每年臘月初十過后,他便開始忙活著備年貨,買紅紙、毛筆和墨汁。
我們小村里,只有我的一位教書的遠房堂叔的毛筆字能叫得響,村里家家戶戶的春聯大都是出自于他的手中。每年一放寒假他便忙活起來。把送過去的紅紙按照送去的時間順序來寫,很多時候要等上好多天。爺爺漢文化,凡事不愿意求人。他認為父親有文化再加上我們姊妹幾個都是學生,像寫春聯這樣的事情,不該再夫麻煩別人。他見了父親就遇著他寫春聯,父親的鋼筆字剛勁飄逸,可我從來
沒有見他提起過毛筆寫字。面對爺爺的要求,他總是推說自己忙或是遠遠地躲開。于是爺爺便讓組組來寫,姐姐也推托著溜開了。
那年我只有十歲,讀三年級?!吧倌昴懘笠嗳缁ⅰ保瑢懢蛯?,我伯什么2于是我以捏鉛筆的姿勢捏著毛筆,對照著爺爺從集市上買來的年歷本上的春聯,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把春聯抄寫在爺爺為我備好的紅紙上。
望著我涂抹在紅紙上的墨跡,嗅著濃濃的墨香,不識字的爺爺翅曲字胡,笑得合不攏嘴,連連點著頭說:“中!中!這就自我寫的春聯肪到門上之后,只要是識字的人,無論誰看了,都要向是誰寫No不認識我的人。有的還專門讓家人把我喊出來,看看我是—個怎樣的小姑娘,然后笑著地鼓勵我以后要好好寫字。如今我又寫了三十年的字,卻斷然沒有童年時那種敢寫春聯以后爺爺就再也不提讓我寫害聯的事了,而是早早地買好筆墨紙張送給堂敘耐心地等待。
自我有記憶以來。貼春聯仿佛就是爺爺的“專利”。三十那天早早地吃過早飯,奶奶用白面熬制出稀稠適中的漿糊,在等漿糊降溫的過程中,爺爺把上一年留在門上的舊春聯揭掉,再用濕布把門擦干凈,接著用刷子把冷涼了的漿糊均勻地涂抹在門上,繼而把春聯貼正,然后用于毛巾從中間開始向四周慢慢地把氣泡趕出。這樣爺爺貼出來的春聯既乎整又美觀。
爺爺不識字,貼春聯時分不清上下聯,他總是讓我給他指揮著貼。我十一歲那年,當我們貼到只剽下一幅寫有“槽頭興旺”的豎幅時,我理解不了“槽頭”的含義,再加上有小伙伴急等著我出去玩,我又不愿意為此而去查字典來浪費時間。于是我就指揮著爺爺把那幅春聯貼到壓水井上。
幸虧父親及時趕到,一進門就看到“槽頭興旺”貼在壓水井上,于是父親小心翼翼地把那幅還沒粘牢的春聯揭下來,貼在牛屋的柱子上。避免了讓我再—次落得貽笑大方的后息。這關于爺爺、我和春聯的故事一晃就走過了三十年的過服云煙,如今又將到貼春聯時,爺爺卻被一層薄薄的黃土阻斷了回家貼春聯的路。然而,那留在我的記億里的溫肇,讓我永遠留戀。
春聯讀后感 篇11
我想:“爺爺太好賺啦!寫幾次就抵我爸爸辛苦一個月的工資,真好!”
這錢的確很好賺。我曾看過爺爺寫春聯,寫字的時候,并不用花很大勁,一支毛筆蘸點墨汁,在紅紙上橫豎撇捺瀟灑揮毫,或龍飛鳳舞,或亭亭玉立。不過前幾天我看到爺爺給人寫婚聯時,遇到了一個很傷人腦筋的問題——紙不上墨。
紙不上墨的意思就是紙不吸墨,一般來說是紙張太差。那次人家結婚請爺爺寫的對聯,是貼在門上的,紙張自然沒有那么講究了,毛筆在上面游走,紙就像玻璃一樣只在上面留上幾點墨汁,沒有墨跡。爺爺嘗試補墨——在上面補上幾筆,但收效甚微,而且影響質量。怎么辦呢?爺爺拿來一撮洗衣粉,溶在墨汁里,攪拌攪拌繼續寫。爺爺說,這能讓墨水更好的滲透到紙里去。說著,寫了第一個字??蛇@墨水也滲透的.太好了——字因為墨水的過分滲透,都花掉了。哎!這字廢了。爺爺說可能是洗衣粉放得太多了,又倒了一些墨汁進去。可是洗衣粉又似乎太少了,字又寫不出來了。
爺爺換了辦法,把蘸了墨水的毛筆在肥皂上沾了沾,再寫,可效果似乎也不大好,這可怎么辦才好呢!爺爺不禁罵了起來:“這破紙!便宜沒好貨!”(爺爺的脾氣有時不太好)奶奶出了主意:“是紙帶油性?用毛巾擦擦?!闭f罷拿來毛巾對紙使勁擦了又擦,爺爺才半信半疑地開始揮毫。嘿嘿,這次可把問題根治啦!爺爺寫得特別痛快,一點問題沒有!
很快,好多幅上好的對聯“出爐”了,整整齊齊放在房子里,等晾干后就會變成白花花的銀兩了。
春聯讀后感 篇12
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一個多月春節就來了。家家戶戶都要張貼大紅春聯,給節日增添不少魅力。
春聯內容范圍廣,有的描繪了美麗的春光;有的展現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有的`歌頌了勞動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還有的表達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在這各式各樣的春聯中,我最喜歡“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這一幅。春聯很講究對仗,就比如這幅對聯中,“春回大地”對“日照神州”,“千山秀”對“百業興”。我對這幅春聯的理解是: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山水美不勝收,太陽映照下的祖國,各行各業十分興隆,一派美好景象。春聯不僅講究對仗,讀起來還要抑揚頓挫,和諧動聽,富有獨特的韻律美。
春聯具有很多特色,我就被這些有趣的特點深深迷住了。
春聯讀后感 篇13
春聯又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在中國歷史悠久。它興起于五代十國,興盛于明清,發展了一千多年。春聯,工整、對偶、言簡意賅,刻畫時代背景,表達美好祝愿,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書寫形式。每到春節,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一副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給節日增添節日的氣氛。
春聯種類繁多,可分為“門心”、“架對”、“橫批”、“春條”、“斗方”等。“門芯”附在門板上端的中心;“框架對”附在左右門框上;“橫向批準”附在過梁的橫桿上;“春吧”根據內容不同貼在相應的地方;“斗方”是一種方形鉆石,經常附著在家具和屏風墻上。
春聯不僅是節日的裝飾,也是人們未來的寄托和春節的慶祝。在舊社會,商店門前的春聯也起到了廣告的作用。各行各業想盡辦法吹噓自己的生意,吸引顧客。不同行業的春聯有不同的特點??纯创郝摼椭肋@家店是干什么的了。比如綢緞莊常用的是“此有錦緞多,外無經濟”;酒店用“聞十里春無價,飲三杯夢甜”.都有贊美春天的`感覺,和自己的事情息息相關。大多數人只是在門上貼一副春聯來慶祝除夕。如“每天都很美,沒有春風無處不在”、“年年平安,年年快樂”等。表達人們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春聯讀后感 篇14
盼著!盼著!春節的腳步近了,家家戶戶裝扮得紅紅火火,大街上也裝飾得五彩繽紛,一片喜氣洋洋。我更是迫不及待地迎接新年的到來,這個新年對我來說可是意義非凡。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辭舊迎新日,大門就會穿上紅通通紅彤彤的衣服——春聯。說到春聯,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愛,在我看來,它是那么地高雅別致,寓意深厚!對于寫春聯,我更是喜愛至極,得知海寧市青少宮將在春節前夕舉辦“流動送春聯”的活動,我更是躍躍欲試,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活動,一想到自己親手書寫的春聯將被送進家家戶戶,就感覺美滋滋的,而且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送春聯活動,更是滿懷期待,準備大顯身手!
活動當天,小書法家們都在現場揮毫潑墨,儼然一副大家風范。我也不甘落后,擺開筆墨紙硯,選了一副寓意吉祥如意的春聯“喜見紅日消績雪,欣逢盛世賀新年”,凝氣聚神,筆尖不斷飛舞,紙上陣陣墨香。寫到一半,不經意地抬起頭,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這下原本平靜的心中泛起了一絲漣漪,正不知如何繼續下筆,眼角一瞥,有些同學已經完成了第一幅作品,搶到春聯的人眉開眼笑,不停道謝。我也想讓這種如沐春風的微笑為我的春聯而展開,凝神,呼氣,握緊手中的筆,行云流水間,終于完成了我的第一幅春聯,引來了周圍人的嘖嘖稱贊,我的'春聯還很受人歡迎的嘛!
我再接再厲,蘸墨提筆,冷靜地,穩穩地寫著每一個字,旁邊的人都說:“這小姑娘的字寫得真不錯!”聽著別人的夸獎,我欣喜萬分,手上卻不敢大意,字越寫越順,越寫越好,一幅幅作品應運而生,瞬間被一搶而空,我的“生意”還蠻好的嘛!
今天,雖然感覺有點累,兩只手也被墨汁染得黑黑的,但當看到自己的春聯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認可,看到人們拿著我的春聯,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時,疲倦感一掃而空,那種成就感讓自己快樂無比!
這次活動,不僅向大家展示了我的書法才能,提高了自己的書法水平,又鍛煉了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那么多人送去了新春的祝福?;丶业穆飞?,我情不自禁的哼起了歡快的小曲……
春聯讀后感 篇15
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春聯》一課,里面的內容更讓人難忘!春聯的內容豐富多彩,我們瀏覽著各種各樣的春聯,就像是漫游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
春聯有描繪美麗春光的,如“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有的`展現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萬秀,日照神州百業興。”有的歌頌了勞動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更多的是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闭b讀這些春聯,你會感到生活中充滿了幸福、健康和希望。春聯最講究對仗,就拿“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來說,“綠柳”對“紅桃”,“舒眉”對“開口”,“辭”對“賀”,“舊歲”對“新年”。
上下聯不僅字數相等,而且詞類相當,細心揣摩體會,能從中學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春聯讀起來抑揚頓挫、和諧動聽。如果下功夫背誦一批名聯,就能幫助我們領略祖國的聲律美,領略祖國語言的無窮奧秘。
春聯讀后感 篇16
今天試教了《春聯》,感覺有些地方還不夠滿意,有的環節與自己預期的達成目標相去較遠,需要進一步改善。
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應該是對春聯的朗讀指導了,今天的課堂上,孩子的朗讀沒有提升,用師傅的話講是“沒有看到課堂上孩子的生長?!边@與我的引導是分不開的。其實文中的五幅春聯,我可以采用師生對讀、男生女生對讀、生生挑戰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讀出春聯的聲律美,讀出春聯表達的'情感,進而促進學生理解春聯的意思。
語文課不僅要學語言,還要培養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要加強思維能力訓練。要強化對文體邏輯性的把握、文本的概括能力。在補聯這一環節,我選擇了教材練習中的一個上聯“山美人美風光美”,要求學生對出下聯,但學生感覺很是困難,原因在哪里?是學生對春聯形式掌握不準?還是學生沒能打開思維,缺乏提煉概括能力?看來這個環節需要調整改進了。會讀書的人不但能將書讀厚,還能將書讀薄。引導學生感受了春聯的內容豐富、講究對仗、聲律美后,我旨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在瀏覽課文的過程中搜集有效信息,將文章概括成一幅七字對聯,我給出了上聯和下聯的前三個字。但感覺教學過程中受板書的牽引太多,學生完成起來也有困難。這個環節考慮改成出示上聯,讓學生完成下聯及橫批,以降低難度。
在學生匯報學習收獲時,我課件的呈現方式也要改進,不能幾幅春聯一起出現,說到哪一幅出示哪一幅,這樣目標集中,整個畫面也不會顯得太滿。我還應該關注語言的運用,比如春聯在自家屋前、房前的張貼,讓語文與生活相連接。這一點在今天的課上沒有很好的落實,還有學生課前收集了一些春聯,課上本打算讓孩子仿照第一自然段中總分的結構寫一寫,將收集的春聯盤活,課上也沒有能實現。
語文課堂是學習的課堂,要切實關注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狀態。我對全體學生的關注還不夠,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的程度還不夠,在某些環節還要動動腦筋。
努力,努力,努力!
- 想了解更多【春聯讀后感】網的資訊,請訪問:春聯讀后感